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盛唐重启 > 盛唐重启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十三章:朱温降唐(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盛唐重启 章节目录 第二十三章:朱温降唐(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岂敢贪生怕死。”

    杨复光执意去周岌军中,王重荣也无可奈何。

    到了周岌营中后,周岌举办酒宴,为杨复光接风洗尘。宴席上,趁着酒意,杨复光掩面而泣,泪如雨下。周岌忙问是怎么回事,杨复光叹道:“大丈夫立身处世,所感者唯有恩义耳!你自一介匹夫而位列公侯,为何要舍弃立国已十八世的唐朝,而向黄巢草贼称臣呢?”周岌听罢,也是泣不成声,一边哭一边对杨复光说,“我也想力拒草贼,只是孤掌难鸣,所以表面上向贼称臣,但内心却一直在大唐这边呀!今日和您相见,正是为商议大事的。”

    周岌说罢将酒洒于地上与杨复光共同起誓,忠于唐朝,扫平贼寇。当天晚上,杨复光派人去驿馆将黄巢的使者杀死,使得周岌无路可退。第二天,周岌将军权交给了杨复光。

    周岌旧部秦宗权麾下士兵素来战力强悍,杨复光带五千人赶赴蔡州,说服秦宗权脱离黄巢,并向天子奏请将蔡州升为奉国军,任秦宗权为防御史。秦宗权于是派遣其部将王淑率领三千人的军队随从杨复光进击邓州。路上王淑不听杨复光号令,逗留不进。杨复光将王淑斩首示众,一时间军纪严整,士兵无不听从指挥。杨复光将八千人的部队整编成八支军队,由牙将鹿宴弘、晋晖、王建、韩建、张造、李师泰、庞从等八人分别统率,号称忠武八都。杨复光率领八都军队再次将朱温击败,占领了邓州,向北追击朱温残军,一直把朱温驱赶到蓝桥。

    昭义军节度使高浔趁着朱温战败的时机,联合王重荣又将华州攻占。一时间黄巢军四面受敌,各处吃紧。

    党项大军在拓跋思恭的率领下杀到东渭桥,黄巢派朱温率军抵挡拓跋思恭,朱温在前线连续吃亏,甚是辛苦,勉强将拓跋思恭打败。朱温趁胜占领再次占领同州。杨复光得知后,让王重荣写了信给朱温,信中谈及让朱温里应外合,捉拿黄巢,又故意没有将信封封口。朱温拿到信后大吃一惊,因为信封是敞开的,他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当时黄巢的亲信孟楷与朱温不和,多次扣压朱温请求援助的信件。朱温的谋士谢瞳见状,劝谏朱温投降官军,脱离黄巢,不然迟早被孟楷所害。

    就在朱温犹豫之际,监军严实入帐,朱温担心他和谢瞳的谈话被严实听见,于是将严实一刀砍死。望着严实血淋淋的尸体,朱温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于是派人与王重荣联络,投降了官军。

    王重荣接见朱温时,二人聊起了家常。得知朱温的母亲也姓王,于是开玩笑地说:“或许你母亲和我是一个王家呢。”朱温听罢,突然跪到地上冲着王重荣连连磕头。

    “这是何意?朱将军快快请起。”王重荣连忙扶起朱温。

    “阿舅!”朱温抬起头望着望着,“阿舅若是不认我这个外甥,我就长跪不起。”

    王重荣没想到朱温会来这一手,只得答应下来,然后将朱温投降的事情上报朝廷。

    天子得知黄巢手下大将朱温投降,甚是高兴,于是将朱温改名为朱全忠,并封朱温为同华节度使,下辖同州和华州。

    朱温投降后,引起了黄巢阵营极大的震动。黄巢手下驻守华州的大将李详也想投奔朝廷,于是写信给朱温,希望朱温引荐他,并许诺以黄巢弟弟黄邺的人头作为礼物。

    朱温,不对,是朱全忠。朱全忠当时正在想如何拿下华州,一看李详的来信,顿时笑得合不拢嘴。过了几日,李详的信就被朱全忠送到黄邺手里,黄邺大吃一惊,连忙告知黄巢。黄巢于是派人将李详斩首。

    朱全忠攻占华州最大的阻力就是李详了,李详死了以后,朱全忠急忙出兵攻占了华州,黄巢的弟弟黄邺根本不是朱全忠的对手,让朱全忠打得只身逃回长安。
>>>点击查看《盛唐重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