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 > 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72章 午休(一)(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 章节目录 第372章 午休(一)(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372章 午休(一)……

    李禅与云黛为了避嫌,是在崔衍的公厅吃的饭。

    看着李禅与崔衍两人继续着课堂上的辩经论道说着,两人说得浑然忘我,云黛狠狠戳了戳碗里的米饭:“李禅的嘴,骗人的鬼!说会好好休息,又在这儿说说说个没完没了!!!”

    云黛当然知道李禅跟崔衍是在聊正经事情,是在聊学问,在辩经论道,她就是不能理解这种事情为什么不能等以后再说?为什么非要现在这样还受着伤,昏昏沉沉的就熬着性命来谈。

    而且两个人都是如此。崔衍明知道李禅虚弱,还老勾着李禅往下说;李禅就更不用提了,明明答应了自己,却还是完全控制不住不停地讲讲讲!

    此时的云黛确实是无法理解的,崔衍和李禅加上裴耀卿,他们是集贤殿书院最早的一批学生,特别这三人一个是天潢贵胄,另两个,一个宰相公子,一个是侍中崔衡的幼弟,即便是当初的集贤殿中也是第一流的人物。

    这还不算,三人身份极尊,又兼才华卓著,三人求学之时就是这般纵论经典,辩难求证,交情之深厚远非一般人能比。

    三人中裴耀卿年纪最长,集贤殿没几年后就入仕为官,剩下崔衍和李禅年岁相当,学识仿佛,更是相互精进。所以要说起关系亲近,崔衍和李禅之间的关系,比起兄弟还要更加亲密些。

    集贤殿的数年间,两人学问之精深渊博,已经渐有出蓝之色。

    但是二人一个是帝王之家,一个是后族戚里,身在朝局之中,他们的身份注定要背负着太多与学问无关的东西,谁又能容他们一路在学问之中求索?

    他们三年不见,要谈的又岂止学问一道。

    崔、李二人,李禅博闻强识,长于思辨,观取极宏,又有裴济倾囊相授,学问与朝局大事相互印证,所得丰厚之际,欠缺者便是足够的时间沉淀与精研;

    崔衍则不然,他虽然也一样博览群书,但是心思缜密敏悟,往往能见微知著,于学问一道钻研极深,可说是尽得了大学士王介的衣钵,要说有什么不足,就是因为没有什么朝局历练,学问不免有些脱离实际。

    可,李禅自集贤殿后日日劳形于案牍之中,虽然有心深研,但却不得不忧劳国事。

    崔衍则因为外戚的身份还有身体的原因,只能困在国子学做个学官,但是所谓经天纬地之学,不试于实际,又如何能够映证是否正确呢?

    两人各有所得,各有所悟,因缘际会终难以各遂所愿。

    加上李禅离开京城三年,之前虽然见了几面,但全都是公事,即便想要好好坐下来聊一聊都不得时间。即便是李禅伤了头,意外偷来这几天空,若非云黛在这里,李禅只怕也绝难有机会能坐下来跟崔衍谈谈学问。

    今日机缘巧合之下,李禅不光来了还讲了课,两个人从由儒而及法、墨、道诸家之学,论王霸之辩,谈佛道异同,再一路聊到朝局之中的变化,聊这些年的见闻趣事,越聊越是投机,旁人哪里插的进去?

    云黛在一旁听了一会虽然也觉目眩神迷,可是眼看着李禅强烧精神形容亢奋,实在不能再任由他这样下去,只得很生硬的站起来,将李禅手上的饭碗拿走,换上药碗:“殿下,你要喝药了,喝完药就该午睡了。”

    又用自以为很客气很克制的口气和崔衍说:“崔博士,我要给殿下诊个脉。”

    她这一说,崔衍和李禅二人也是立刻反应过来。

    崔衍虽然是万分不舍,但看着李禅一脸的薄汗,呼吸短浅,面色也红得不正常,也知他的身体状况实在不容许这样下去了。

    两人心中均是微微叹了一口气,暗道来日方长。

    “也好,李二你好好休息,我也有点事情要去处理。”崔衍率先起身,想想又回头嘱咐,“午睡的话,里间有个榻,是我平时休息的所在,一个人休息最好不过。寝具什么的就在旁边的藤柜里,都是齐备的。”

    崔衍说完就出门而去。

    李禅乖乖喝完药,躺在榻上却没有休息,先是拉着云黛的手臂看了看,云黛一节小臂如雪似藕,被崔衍打的那处此时已经看不出来了,李禅疑惑道:“好了?”

    云黛哈哈笑:“崔博士打人都打出经验了,打得时候声势很大,但不怎么疼。”

    李禅想想也是,国子学里都是显贵之家,崔衍要是手上没有点儿轻重打出个好歹来,也麻烦得很。

    确认云黛没有受伤,他又从袖中抽出杜确的行卷看了起来。边看还边偷偷瞄着云黛,生怕她又说自己不好好休息。

    云黛果然正拿眼睛瞪他:“你看我干嘛,要看就快些看!杜兄的行卷可是他昨天连夜写出来的,专门让我呈交给‘吴王殿下’过目的!”

    “我这么看,不会妨碍午休吗?”李禅小心翼翼地问。

    “不会啊,下午第一节是御,我们都得去校场骑马,你就给我待在这里睡觉!”

    国子学作为国家的最高学府,孔子六艺自然是不会偏废的,御射两科虽然比不上另外几科那般重
>>>点击查看《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