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 > 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24章 有人被开瓢了(三)(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 章节目录 第324章 有人被开瓢了(三)(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324章 有人被开瓢了(三)……

    李禅刚刚声音大了些,头都有些发昏,略略降低了一些调门:“至于说和买之事,李禅非是强逼户部、太府寺高价购粮,实在是出于无奈,城外救灾刻不容缓,钱粮却迟迟不到位,户部与太府寺皆道无粮可拨,河南府的存粮要应付城内城外也是杯水车薪,偌大的朝廷,大夏的国都难道只靠僧侣道士们捐的粮食来赈济灾民?”

    李禅转向皇帝:“禅移书户部、太府寺,一直所说的都是要足额请调所需粮草,至于说户部是调集,是和买非我所能左右。至于诸公所说我逼迫太府寺以骇人听闻的高价和买粮食以谋暴利,更是无稽之谈。朝廷和买自有成规,专付有司督办,禅何德何能能强逼太府寺如何?”

    眼见李禅大发神威将这班大臣驳的哑口无言,裴耀卿笑吟吟捏捏手中今天刚换的牙笏,整理了一下衣服,出列先恭敬的行了一礼。

    裴耀卿:“陛下,吴王所言不无道理。”

    他这话一出来满殿之上都忍不住咦了一声,其实今天最先挑头开始弹劾吴王的,就是他河南府尹裴耀卿。

    刚刚弹劾最卖力的也是裴耀卿本人,便是之前的弹章,裴耀卿也是上的最多的,满朝文官中有不少就是看见裴耀卿的行动才跟上来的:裴耀卿可是裴相公的儿子,他的行为多少也代表了裴相公的意思吧?

    可是他眼下的表现却让大家大吃一惊,怎么刚刚还骂的起劲一副恨不能生啖其肉的样子,怎么这下子反倒说吴王讲的“有道理”了?

    “然,臣有几个问题想要请吴王殿下为下官释疑。”裴耀卿脸上笑容不减,微眯着眼睛看向李禅。

    李禅调整了下情绪:“裴大尹请讲。”

    裴耀卿满月般的面庞看起来极为和善,说的出话却句句如刀:“殿下自领赈灾救疫诸事,全力调配粮草,行事如风卷雷,动若雷霆,城外旬月以来灾民虽众却中外相安,殿下之功不可没。可是下官想问,城外固然有数万灾民,但是洛阳城内户口百万,因今年之大旱而生活无着的居民亦不在少数,何以殿下调请钱粮之后,分拨之时却重城外而轻城内?难道一道城墙之隔,城内之民就能不受冻饿之苦?就能免除灾疫之难?苟非如此,为何调拨钱粮却不能一视同仁?”

    裴耀卿笑容不减向前踏了一步,目光四顾,眼见户部和太府寺的官员们精神都是一振。

    裴耀卿继续说道:“退一步说,殿下吩咐调拨不均也就算了,河南府薄有储蓄,城内勉强也能应付一些时日,可实际上殿下却还要从河南府调拨粮草救济城外,其结果就是这半月以来,城北原有贫苦冻饿之人数量激增,前几日大雪之后甚至街头有冻毙之人。关中之乱后洛阳何曾有过百姓冻毙街头?此事未知吴王作何解?难不成城外灾民冻饿即成大患,城内的百姓冻毙街头反倒是平常事?”

    李禅颔首:“大尹所问,调拨粮草之时,禅确然是内外有别,甚至有意轻城内而重城外,但这绝不是因为城内百姓不及城外灾民重要,而是城内百姓虽也有冻饿之虞,但相比城外至少还有片瓦遮头,河南府多年经营,救灾放赈皆有成例,诸般人员、场所皆是现成,耗费较小,再加上城内寺观密集,悲田养病坊之设凡数十处,城内应对灾疫,远较城外为易。城外则不然,灾民远来,外无城墙抵御朔风,兼少遮蔽风雨之居所,赈灾诸般事物皆是草创,人员也不齐整,加上城外人员散布,行动效率远不如城内,故而城内城外所需不能一概而论。”

    裴耀卿:“哦?为何不能一概而论?”

    李禅说了一大段略略有些气喘,略缓了片刻接着道:“城外虽也有悲田养病坊,但一来寺观规模不及城内,僧俗道士数量也不及城内人数众多,故而在调拨之时有所偏重,实非得以。至于城内有冻毙之民,诚然可悯,但若不对城外加以照顾,恐怕就不是一两个冻毙了。两害相权取其轻,相信大尹可以理解。”

    “理解理解,殿下拳拳之心为国为民真是感天动地,”裴耀卿似乎料准了李禅定会如此作答,也不辩驳,话锋一转,“但,有件事情,下官却百思不得其解啊,还望殿下为我解惑。”

    李禅侧目看向裴耀卿:“大尹请讲。”

    裴耀卿忽然提高声量:“请问,殿下三年未归,回京之后却不回王府居住,反而寓居寺观之中,堂堂亲王却隐匿形迹,实在于礼不合,敢问殿下这又是为何呢?”

    李禅笑道:“大尹问得好奇怪,禅忝居宗正寺之职,身负调蓄三教之任,居寺观之中有何不妥?”

    裴耀卿却步步紧逼:“十一月十二日,殿下就已然回京,为何不第一时间缴旨,反而在城外盘桓了半个多月,请问吴王意欲何为?”

    众臣窃窃私语起来:

    “什么?吴王十一月十二日就回来了?”

    “裴大尹,这事可开不得玩笑,不能胡说的,殿下要是真的一早回来了却隐瞒不进城,这可是……可是……”

    “是欺君之罪!”裴耀卿面向皇帝,“陛下面前,臣不敢妄言,实在是河南府十三城门司事先
>>>点击查看《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