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 > 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20章 兵部文会(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 章节目录 第220章 兵部文会(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220章 兵部文会……

    杨安然:“嗯,不过说真的,这位薛侍郎突然要办文会还是有些奇怪。”

    杜确颔首道,“我看了他给你的请帖,上面还专门写了‘兵部文会’,不是他薛侍郎私人名义的文会诗会,实在是奇哉怪哉。房兄对本朝掌故了如指掌,可知道本朝此前有过兵部办文会的?”

    房准略一回顾当即笃定的答道:“兵部官员办文会的倒是偶尔有,毕竟兵部尚书以下还是有不少文官的,喜慕文学也是常事。纵是兵部官员私人名义开文会都免不了惹人非议,我祖上房琼公在兵部尚书任上就是办过文会的,当时还被太祖皇帝开玩笑,说是‘兵部论文,如秀才耍枪,不伦不类’,所以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便是文官,在兵部任上都不会搞文会、诗会一类的事情了。至于以兵部的名义办文会,据我所知,开国二百余年来该是头一回了。”

    杜确沉吟:“那这薛侍郎突然搞这么一档子事,实在是令人费解啊,他难道就不怕旁人非议么?”

    房准:“不是说薛大人出身河东薛氏么?薛家我可知道,世代将门,也许薛侍郎压根就看不上那些文官的非议呢?”

    杜确正色提醒众人:“你可别把薛大人看成大老粗,河东薛氏显赫两百余年,虽然说不以文治著称,也绝不是只有喊打喊杀的莽夫,薛大人能做到兵部侍郎,个中手腕绝不简单。我倒觉得他如此大张旗鼓的搞这个‘兵部文会’该是有什么新意才对。”

    话虽然这么说,几人都对这个兵部侍郎大人产生了兴趣。一个兵部侍郎,却忽然开文会,他意欲何为?

    对比四人的忐忑,云黛尤为轻松愉悦。她自然也有好奇,但与其他四人不同,薛岳需要为家族打开洛阳的大门,杨安然、房准、杜确都为了求取功名,她参加恩科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云家造势,如果没有薛岳让《永昌奇案》横空出世,一举改变了舆论走向,这会儿她绝对得小心翼翼在各个文会里周旋。

    但如今不同了,参加不参加文会已经不重要了,加上昨晚又与李禅相互确认了心意,更令她心情大好,一路上不时想起李禅说话时的表情、他红透了的脸庞和耳根,还有他的嘴唇印在肩头上的温度……忍不住又是一阵心跳悸动。

    “真冷啊!”寒风冻得云黛直缩脖子,心头却因为藏了一个人,温暖非常。她看天上厚厚的云层,心里想着:不知那个讨厌鬼现在朝堂里忙些什么,也不知他今日有没有穿多些,有没有好好吃饭好好休息……也不知灾民处置的如何了,棉衣柴薪可备妥当了?

    兵部侍郎薛霖的官邸并没有设在天街西面的富人区,反而是在洛水南岸的睦仁里。好容易七弯八绕的到了薛霖府前,看着门额上那金光灿灿的“薛府”两个大字,总觉得跟周围那些院落的氛围有些不协调:睦仁里靠近南市,周围住的人鱼龙混杂,除了落魄的洛阳土著之外,倒以商人最多。

    “薛府?”云黛挠挠头,“他不只是侍郎吗?”大夏规制: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薛霖只是兵部侍郎,显然没有到品级。

    杨安然道:“薛侍郎是兵部侍郎,但你也知道现在的兵部尚书老迈,薛侍郎实际上是代理的尚书,早早就加了参议政事衔,乃是如假包换的执政宰相,用府当然没有问题。”

    “可兵部侍郎怎么会住在这么个犄角旮旯?”云黛更加奇怪,毕竟朝廷的官员倒有大半是住在天街附近的,“难道堂堂兵部侍郎缺钱不成?”

    “你不知道,这恰恰说明这位薛侍郎财大气粗。”见云非墨不解,杜确乐呵呵的解释道,“京都居大不易,洛阳宅邸贵的很,普通大臣就算是做到尚书也不是说买就能买得起。除了少数极受宠信的,有皇帝赐邸之外,大部分官员都是在洛阳租房子。像现在的朝中大臣,听说连贵为尚书右仆射的柳相公也是租的官邸,只不过国库会补贴他罢了。”

    云黛挠了挠头:“这跟薛侍郎有钱有什么关系?”

    杨安然道:“杜兄说的不错,刚刚说到大部分官员买不起,这主要是指那些考科举求仕途的官员,本来家里就没什么钱,当了官还要接济族人,当然不可能有钱买房子。但是朝中还有一些官员可是世家出身,那是多少代的积累,有不少世家原本就在洛阳有宅邸,这样一来当然就不用再去天街附近租房子。这位薛侍郎大抵就是这样了,虽然睦仁里位置偏了一点,但毕竟还是洛水之南,更何况薛侍郎可是占了足足一坊的地方,满朝文武除了几位亲王公主,恐怕没几个人人比的了。”

    云黛听完伸了伸舌头,忍不住揶揄薛岳道:“这么说起来当官还不如你,你一个还没考上进士的商贾之子,居然在十字街有那么大一处宅院。”薛岳的家云黛可是见识过了,四方街东南角的安业坊,真正的寸土寸金,比起偏居一隅的睦仁里少说要贵了两三倍。

    薛岳笑嘻嘻的道:“所以不是跟你说了,我上京是别有目的,谁稀罕做这些穷酸官?”

    云黛摇了摇头,整了整衣冠上前把几人的名刺递了进去。薛府门口的家人早知道侍郎大人今天要开诗会,一看名
>>>点击查看《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