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奋斗在大明 > 奋斗在大明目录 > 正文 第一百零七章 金融整顿(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奋斗在大明 正文 第一百零七章 金融整顿(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一百零七章金融整顿

    人都是会变的。

    只是周梦臣的变化,更让张居正感到奇怪。他之前觉得周梦臣杂学不错,数学不错。才能也不错。但是这么多年下来,才知道哪里是不错,分明锥在囊中,其末必现。之前觉得不错,是周梦臣遇见的也就这些小事而已。而今才知道,周梦臣在这方面的学问,是如何之深。

    而今张居正对周梦臣的一些思路,也难以理解。

    虽然周梦臣与张居正都算是改革派的。但是张居正更多是在传统框架之内思考问题,在田亩,赋税,赋役。等土地上思考解决方案。对于周梦臣的天马行空,根本掌握不住了。

    周梦臣没有想到张居正想了这么多。而像从前一样,说道:“其实我不知道户部是怎么想的。有一笔钱,就在哪里放着,居然不收。”

    张居正说道:“你说的是?”

    周梦臣说道:“我说的是银行。”

    周梦臣其实不止一次,想推动大明制定关于银行的政策。但是奈何,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根本推不动啊。

    整个收税模式并不复杂,但是户部很多漠北就好像是眼睛瞎了,耳朵聋了一般,就是不去做。周梦臣之前方案,都是空悬在这里。

    周梦臣也无可奈何。

    毕竟,他毕竟不是户部尚书,多几句嘴,也就罢了。周梦臣也算是高级官员了,自然有发言的权力。但是一直指手画脚,就不对了。

    方钝在的时候,还会在这方面下力气,毕竟是钱啊。但是在方钝下台之后,对于这新鲜玩意,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也就不管了。

    毕竟做错了,是要承担责任的。做好了是别人的功劳。

    如此一来。其他的事情什么也做不了。

    所以,谈起搞钱,周梦臣一开始就想到了这里。

    一句话,就是制定银行法。要求各地银行出储备金。然后收银行票据的印花税。周梦臣很清楚,黄河银行,四海银行,江南银行等银行。所有银行资本已经有万亿两上下了。

    当然了,说他们有这么多的资本,并不是有这么多的现金。之前银行变得戏法也说了,这里不多讲了。

    但是不管银行怎么运作。只要让银行运作之中插一手,决计可以搞到数百万两之多。而且周梦臣也知道,其实还有很多商人,要搞银行。

    毕竟,大明商人可不仅仅是晋商,与徽商。还有江南商人。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商人团体,其内部本身就有一定的融资渠道,但与银行是没有比的。

    放宽银行准入制度,采取保证金制度等。

    周梦臣甚至准备,让这些银行在京师设立总部,并在必要的时候组建银行团,做什么?自然是做政府的生意。现代国家发展,哪里有不举债的。

    周梦臣好歹要将一个国债市场给搭建起来。

    当然了。周梦臣也觉得太过简陋。有太多的漏洞了。但是无所谓。将来一代代运转下来,自然会完善的。同时,也算是给大明后世君王有更多的政策余地吧。

    别的不说,再遇上没有钱打仗的时候,可以借钱。在这些银行没有破产之前,大明可以有更多钱用。最少不至于搞什么三饷了。

    同时,周梦臣也准备下令搞一次,针对执法。针对的不是别的。就是高利贷。

    毕竟,大明律严禁高利贷,利息最多能与本金相同。不能超过。但是律法不执行,就是一纸空文。而且执行了也无用。毕竟一阵风过去,该什么样子,还什么样子。

    最多换了一个人放高利贷而已。

    而今有了银行这个新渠道,但是垃圾不打扫,他们不会自己消亡的。银行这东西虽然已经有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对于市井小民来说,还是有一些陌生。

    所以那些典当铺。金银铺还大量存在。当然了这也有银行门槛太高,数量太少的缘故。

    周梦臣准备在全国范围之内,进行一次大扫除。将这些放高利贷店铺全部给办了。别的不说,单单这一场大案下来,周梦臣就能捞上一笔。

    或许有人要问。这些店铺。从来不是一般人能办的。都是地方有力人士开的。周梦臣这样来一大清扫。他不怕很多地方都打扫不到。

    周梦臣自然不怕了。

    第一。很多事情都不是一次就办好的。周梦臣也没有这种幻想。第二,对于清扫这些人店铺需求,周梦臣其实并不大的。有人需求更大。谁?

    晋商,徽商,江南商人,还有依附于嘉靖的皇商。这些人大多都参与了银行业。

    在赚钱的同时,与这些金银铺,典当铺,成为了直接的竞争对手。

    已经形成了。过江龙与地头蛇的对决。

    这些银行资本千万,关系直接连到朝廷。自然是非常厉害的。但是金银铺与典当铺都是地方有力人家才能做的。而且几乎所有地方士绅都办这样的产业。

    因为无本万利。他们在地方上有特权,不怕借钱的人不还钱。不还钱卖儿卖女,最后卖自己。


>>>点击查看《奋斗在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