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奋斗在大明 > 奋斗在大明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八十七章 一言为定(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奋斗在大明 章节目录 第八十七章 一言为定(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八十七章    一言为定

    徐阶敢这样做,看似信任周梦臣,其实是拿捏准了几点。

    第一,周梦臣一直在营造一个尽可能完美的名声。这不是周梦臣沽名钓誉,而是周梦臣立志成为儒道的开创者,就注定了这一点。别的不说,单单说朱熹。

    很多事情,朱熹做了没做,都还没有搞清楚。但是已经被弄得狼狈不堪,在士人之中广为流传。周梦撤也知道,他即便什么也不做。估计今后他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

    但是他而今留下一分实证,就为后世留下了百倍谈资。故而他自然谨言慎行,他并非不爱女色。但有名分的女子,也只有一妻一妾而已。他所过之处,遇见发财的机会,不知道有多少。周梦臣有心的话,而今周家定然富可敌国,但是周梦臣而今的家产,也不过四五万两之多。这还是因为北-京外城开发,让周家的铺面自然升值,而不是他做了什么经营。

    徐阶不觉得周梦臣愿意承担一个背信忘义的名声。

    毕竟如果周梦城正位首辅,为徐阶遮掩风雨,根本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徐阶扪心自问,他在内阁这么多年,如果说一点违心的事情,得罪人的事情都没有做过,那是假的。但是大多数事情,都是问心无愧,可令天地鬼神共鉴之。只是徐阶防的乃是有人借题发挥。

    毕竟政治上很多时候其实并没有什么对错可言的。

    第二,就是张居正了。

    徐阶对这么多弟子悉心培养,为得是什么?不就是这两件事情,传承自己的政治理念,此其一也。庇护自己晚年生活,此其二也。

    徐阶可惜的事情,前者已经不用想了。

    李春芳倒是对自己这个老师奉为圭臬,在品德上也不错,算是正人君子。奈何政治上,不能太没有底线,这样的人是做不长远的。但是太有底线了也不行了。这样的人同样数走不长远的。

    奈何李春芳就是对自己这个老师太忠诚,太孝顺了。太老实了。根本是站不住脚的。

    更何况,徐阶已经看清楚大势了。一场变革势在必行。他在位上,能压制数年,也是不可避免的。李春芳没有看到,而张居正早早地就加入其中了。

    而且张居正与周梦臣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在徐阶退下去之后,他很清楚关于他的政治继承人,李春芳与张居正必然有一场波折。不要看而今两人一高一下,但是李春芳定然不是张居正的对手。徐党大多数人都会投入张居正麾下。

    如此一来,张居正也必然要保护自己这个老师的身后名。周梦臣也不能不考虑这个重要助手的想法。

    总之,答应这些,对周梦臣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周梦臣也找不到自己不答应的理由。

    周梦臣一把按在袁炜致仕的奏疏上,说道:“那么一言为定。”

    徐阶说道:“一言为定。”说完这一句话,徐阶的表情很是复杂,说道:“飞熊,我知道你有你的想法。但是而今朝野比严嵩那会儿好了不少。但是底子薄,经不起折腾。北宋亡于王安石变法,前车之鉴,你要小心。”

    周梦臣说道:“首辅-----”

    徐阶一摆手说道:“不要说了。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不想听。”

    徐阶对周梦臣的了解,与周梦臣与徐阶的了解相差仿佛。

    徐阶也知道,周梦臣根本不可能改变自己的政见的。只是严嵩的烂摊子,是徐阶一点点收拾的。一遍洗刷吏治,一遍整顿朝廷上下。就是要让朝廷正常化,最少不能让区区一个工部侍郎,居然号称小阁老,这成何体统?

    当然了,这种好转,也有周梦臣带来的变化。海关关税大笔流入,改变了大明的财政结构,也给了朝廷更多的行政空间,最少不是被钱绑得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

    这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

    徐阶很担心,周梦臣一场变法。别的没有什么变化,反而搞成了如北宋一般,新旧党争不断。以至于亡国。

    周梦臣虽然被徐阶将已经到了嘴边的话,给压回肚子里。

    他其实很想说一件事情,那就是大明党争的局面已经形成了。今后只会比而今更加严峻,而不会比而今更好。

    官场上就是这样的,每一个人拼命地往上爬,同时为了往上爬,每一个的道德底线也就越来越差。差不多的同僚,一个舔上司,一个不舔,然后舔得那个上去。最后就会变成所有人都拼命舔上司。不顾其他。

    而今嘉靖朝所谓的党,如夏党,严党,徐党,周党,更多是在官场上同年旧部政见结合起来的。是以一个核心人物,与数个次核心人物,已经围绕着这些核心人物与次核心人物结构。

    可以说,只要这几个核心人物,一下台,大部分人都会立即转变风向。

    但是在万历朝,天启朝的党争,可不是这个样子了。万历朝已经出现以地域为核心的党派之争,到了天启年间,天启皇帝忍无可忍,出重手,关门放魏忠贤。倒是取得了一点成果。

  
>>>点击查看《奋斗在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