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奋斗在大明 > 奋斗在大明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七十四章 王畿吐血(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奋斗在大明 章节目录 第七十四章 王畿吐血(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七十五章   王畿吐血

    冯从道轻轻一笑,说道:“王老先生,你此言差矣。如果仅仅是这么简单,我们这些人就不用,连续数月争论不休。且不说,所谓治心之学,能不能补朝廷之大政。单单是王老先生之言,却不足以补朝廷之大政。”

    冯从道此言一出,下面的人也都议论纷纷。

    很多士子都觉得冯从道说再对不过了。

    王畿的办法,仅仅是苦了考生。

    他们需要重新学习一套新的理论之外,其他的一点作用不起。

    八股文的问题解决了吗?没有。八股不通实务的问题,解决了没有?落地士子太多的问题,解决了吗?没有。等等各种问题,都没有解决。

    或许有人真相信人人成为君子,天下就大治的道理。但是这种落实的手段,却是绝对不行。不管是高尚地理想,还是邪恶的思想,都是需要一定的制度来落实的。

    而这一点,对王畿来说,是一个盲区,或许他真的以为,人人成圣贤,就可以不用任何限制手段了。毕竟,众正盈朝,你居然要制定规章制度,你这是怀疑诸位君子们吗?

    王畿此刻也反应过来了。心思急转,想要找到破局之策。

    但是不等他想出来。徐阶就给了王畿重重一击。

    徐阶起身走了。

    走了。

    徐阶作为此行过来,地位最高的人。他虽然没有上台,但是坐在大树之下,却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这是必然的。而这一场大会,也没有确定什么时候结束。

    但是最尊贵的客人离场,不就是代表着结束吗?

    王畿摆了徐阶一道,徐阶能给他好看?

    徐阶一走,跟随徐阶来的人一并起身离去。周梦臣见徐阶走了。他也走了。

    一时间主要嘉宾都走了,自然有很多跟随走了。很多人见状,以为事情到底为止了。也纷纷离开。王畿即便再说什么,也不会有太多人听了。

    王畿看着下面纷纷离去的人。心中已经酝酿出来的言语,却不必说出来,一时间无数郁闷之气从胸中涌起,不得宣泄。他想到了很多很多。

    眼前这几个臭小子,仅仅是周梦臣的弟子。在虎丘之会上,败给周梦臣, 他都不服气。更不要说败给周梦臣的弟子,而且是这种方式败了。

    他对徐阶做法,更是不满之极。徐阶还号称什么心学四老之一。哪里有一点为心学着想的意思。在这个关键时候,不想为心学出力,反而拆台。

    更加是不可原谅。

    他越想越气,越气越想,似乎自己的肺被这无名之火吹了起来,再也按捺不住,猛地低头,一口鲜血喷了出来,仰面朝天晕倒过去了。

    这一下子就要了王畿半条命,毕竟王畿已经不年轻了,即便是年轻人气到吐血,也要元气大伤。更不要说王畿这个老头了。

    只是而今没有更多人关心王畿了。

    在灵济宫之会后,周梦臣第一时间上书,请改革科举疏。

    列举科举种种弊端,正式请求改革科举。

    也就是说,周梦臣从报纸上掀起风波,然后他介入,而今经过灵济宫大会,再经过他的奏疏,算是彻底摆在明面上了。摆在官场上了。

    徐阶想将这一件事情按下去的想法,彻底失败了。

    徐阶在内阁拿到周梦臣奏疏,有一种无力感。

    这种无力感不是一次两次出现了,徐阶心中忽然一种想法,那就是不如归去。

    其实这个想法,一直深植在徐阶内心深处,他见识了夏言的下场,又见识了严嵩的下场,再加上徐阶本身就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他岂能不想自己的想法?

    他很早就想过自己的未来,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势尽则反,福尽祸至。正是因为这个思想,这徐阶每做什么事情,都是以内阁集体的名义,而不是以自己的名义。

    如果单单看朝廷文书,就会发现徐阶的名字在公文里面出现很少。下面上书,都是呈秉内阁,而不是呈秉首辅,徐阶下文,也是内阁文书,下面所有阁老的签名都在。决计不是徐阶一个的决定。

    这就是为了将来。

    为了将来,即便有人翻他的旧账,也找不到什么东西,除非一杆子将整个内阁乃至皇帝都掀翻了。

    但是不可用尽,到什么时候才算势尽的标志,这就要考验每一个人的政治智慧了。徐阶此刻第一是琢磨起这一件事情。在对朝廷局势,屡屡拿不准,时不时势尽的标志?

    这是一个很玄学的东西。徐阶一时间也想不明白。

    不过,他第一次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就已经在徐阶心中生长发芽了。他会越来越多的想起这一个问题。

    不管将来如此。此刻徐阶既然做首辅,他就觉得自己应该对朝廷负责。

    他沉思了好一阵子,虽然觉得希望渺茫,但是还应该试一试。他叫来一个小太监,说道:“去问问,陛下出关了没有?”

    他心
>>>点击查看《奋斗在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