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奋斗在大明 > 奋斗在大明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四十八章 声望(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奋斗在大明 章节目录 第四十八章 声望(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四十八章    声望

    嘉靖听了太子的话,忽然有一种给太子一巴掌的想法。

    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最起码的能力,就是知道所谓的弦外之音。每一个政治人物,都不会单纯地想做一件事情。比如,而今的周梦臣。周梦臣想整修黄河是真的。但是其中未尝没有自己的个人利益或者政治利益。

    寻找每一大臣做每一件事情的政治动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真以为每一个大臣都如他们口中那么清正廉洁。公正无私。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只是嘉靖忽然长出一口气,摆摆手说道:“滚。”

    他对他这个儿子已经绝望了。他知道他不管怎么说。都是对牛弹琴。又何必费口舌。

    只是,嘉靖内心之中有一个阴影,却挥之不去。那就是太子这个样子,他如何放心将江山交给他啊?

    嘉靖虽然一直有长生之梦。但是而今嘉靖老了,衰老在他的身体上有所表现。他也要为大明以后多想想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周梦臣在刷声望。

    那么,周梦臣刷声望的顺利吗?

    很顺利。

    治河三书一出来,立即引起了轰动。

    河南,两淮,山东等地,不知道有多少士大夫都纷纷登门拜访。

    对于很多人来说。黄河的事情。都是远在天边的事情,但是在当地士大夫却是有切肤之恨。当地士大夫很多人都精心研究水利。毕竟,这对他们来说,几乎是生存技能,一个不小心,洪水就冲到家门口了。

    该如何应对,是必须技能。

    正因为很多人精通水利,才感受到周梦臣主编的治河三书,是怎么样的石破天惊。

    王世贞编纂《黄河志》,虽然不错。但是也有一些人不以为然。毕竟这更多是一个收集整理修订的工作。将收集到散落在各种文献之中的黄河条目,一条条的收集起来。然后再以年代分门别类。再然后,就是辨别真伪,理顺前后因果。删除重复。并从历史之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等等。

    这些事情,其实并不是需要主编有太多的才华,更多是看细心,大胆,与耐心等品质。

    所以,很多人不服气王世贞。

    但是对周梦臣确实服气得很。

    原因很简单,之前周梦臣谈什么治事之学,实学。很多人都以为一些老生常谈的话语,毕竟周梦臣的观点并不新鲜,甚至可以说是陈旧,之前不知道有多少大儒都说过这些观点。

    大家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一样。

    但是真正看来治河三书之后,很多人才明白,原来周梦臣的治事之学,与之前所有大儒的学问都是不一样的。

    寻常人只能看出来,周梦臣是在解决黄河水利的问题。但是真正有学问的人都看出来。周梦臣真正有意思的是一套处理具体事务的框架。

    以数字为标准,用科学方法以一贯之,调查,分析,推导,结论。

    可以说,与寻常大明人解决问题的办法,完全不一样。最少,对黄河两岸情况的测定,周梦臣的要求详细到了前无古人的地步。

    周梦臣的老师,当年的功绩之一,那就是在黄河沿岸全部竖立水则。所谓的水则,就是测定水位的标准。所谓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铁,就是起这个作用的。

    水则在南宋已经有地方官使用了。也是刘天和推行整个黄河,成为治河黄河的一个重要标准。

    但也仅仅如此。

    周梦臣对数据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刘天和。同时也通过数学的一些测定与分析,证明了很多答案。这让很多人赶到神奇之极,也让很多人想,这套做事的办法,能不能适应于大多数场景?

    如果这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适应的大多数场景。甚至可以运用到其他事务上面。那么周梦臣的贡献就大多了。

    要知道,王阳明的心学虽然有很多观点,但是本质上,王阳明提出了一条从普通人变成圣人的道路。这才是王阳明心学之中最宝贵的东西。

    正因为有这个揣测,大部分人来见周梦臣都是非常拘谨的。

    很多人私下里都讨论中,也不将周梦臣当成为寻常大儒,同样也不将周梦臣的儒学,视为异端邪说。反而觉得周梦臣配得上一代儒宗的称呼。

    这是一个广大气学得好机会。

    周梦臣自然不会放过。

    他招待当地士绅,一边与士绅讲学,将科学方法-论,科学逻辑,数字的重要性等等,都讲给他们听,与此同时,也与当地人讨论。治河方案。

    不得不承认,这些生活在黄泛区的百姓,在黄河下面求生,对黄河的了解也过于常人。让周梦臣有了很多启发。

    一整套治河方略在周梦臣内心之中渐渐成型。

    而这个时候,徐渭将自己的意思告诉周梦臣。周梦臣微微一愣,说道:“如此一来,我只能选此策了。”

    徐渭的意思很明显。

    徐渭这一段时间,与何心隐一直在商量,如
>>>点击查看《奋斗在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