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奋斗在大明 > 奋斗在大明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三十四章 人力有时穷(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奋斗在大明 章节目录 第三十四章 人力有时穷(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三十四章       人力有时穷

    周梦臣更震撼于一件事情。

    徐州附近的百姓,该怎么活啊?

    这不是黄河过境冲一下就完了。

    虽然洪水过境,带来的损失也是非常大的。但是比起这种,数百里之内,黄河分分合合,浩浩荡荡,黄河水肆意流淌,让城郭百姓都化为鱼鳖了。

    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嘉靖三十七年而今,两年了,还没有治理好。

    这的确是一个大工程。

    从这些言论之中,周梦臣发现王廷或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的确不是一个太过无能的人。对黄河水况,张嘴就来。这说明,他在这上面的确是下了很大的心思。

    周梦臣问到:“你就没有想过,如何治理吗?”

    “想,怎么不想?”王廷睁开了眼睛,带着几分咬牙切齿说道:“我在嘉靖三十七年冬天,就动用民夫,要堵上缺口,但是好几次都失败了。没有办法,水下趋下,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能让水往高处流。我又想,反正老河道已经不行了,不如修一道新河。让众水归之。”

    “但是没钱。”

    “大明治水的钱就那么多。修河最少要几百里。河道挖掘,并修建堤坝,一里河道一万两都是打不住的。没有几百万两,这个事情想都不要想。河道上有几百万两吗?没有。能有几十万两就不错了。我能做什么?我能做什么?”

    周梦臣说道:“你仅仅想到这些?”

    虽然听王廷叫嚣,好像自己有无限委屈一样。但是周梦臣一点也不同情他,原因很简单,是,黄河而今的情况很变态。但是王廷是朝廷的治河官员。难道不该事先有准备吗?到了河决,老河道不能用了,才想起亡羊补牢了。

    周梦臣也知道,从嘉靖二十六年到嘉靖三十七年这一段时间,可以说是大明财政最困难的时间。南边北边都要用钱。严嵩也没有钱投入河道之中。

    河道的经费是有限的。

    而且这个还是周梦臣为大明搞了很多钱财之后,才富裕了一点。历史上在嘉靖四十四年又来一次大洪水,比这一次还严重。朝廷才算开始大力治水,一直从隆庆到万历,才堪堪搞出一个样子。

    但是即便是再有限,面对因洪水而死的数百万百姓,王廷从来没有去想过。而仅仅想这一件事情,不是他的问题。怎么不是?周梦臣要是王廷,如果知道决口有这么大的危险。决口当日就跳下去了。

    否则有何颜面见黄河两岸的父老?

    王廷一时愧疚之心都没有。

    让周梦臣看得厌烦,周梦臣说道;“好了,说黄河的事情,河道上对黄河就没有想过彻底的治理吗?”

    王廷说道:“想过,自然是想过的。但是空想而已。”

    周梦臣说道:“说来听听,你们到底有什么空想。”

    周梦臣既然接受河道,就一定要让河道恢复正常。最好能标本兼治。只是他而今没有什么方案。毕竟在此之前,周梦臣可没有想过自己要治河。对于该怎么治河,他仅仅有一个束水攻沙的想法。也是从历史上借鉴的。

    也仅仅是四个字而已。

    从而今看来,黄河的问题,决计不是简简单单四个字就能解决的。周梦臣自然要参考其他人的意见。

    王廷叹息一声,说道:“让我说一句实在话,黄河没救了。怎么都是苟延残喘。大修小决,小修大决。怎么都是问题。就用银子修成河堤,黄河该决口的时候,还要决口的。天意如此,人力有时穷。我倒是想知道,黄河怎么才能修好。但是---”

    周梦臣话语有些冷,说道:“你只管说便是。又不是让你解决,最少要对得起你今后吃的东西吧。”

    周梦臣觉得王廷面目可憎,你如果觉得自己不能承担河道之任,趁早走人。而不是到了而今,说什么人力有时穷,河道终不可修。或者说,王廷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才小修小补,才酿成如此大祸。

    王廷而今也有一些怒了。

    反正王廷也已经知道,他迟早会是一个死人了。到了这个局面,他怕谁,他谁也不怕了。而且他也满腹委屈好不好,在他看来,黄河的局面,谁上去都不行。

    他不过是因为当初与严嵩关系比较近,才徐阶拿下而已,换句话说。王廷而今的局面,不是因为黄河决堤,而是党争。

    其实他想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因为大明一朝二百多年,黄河决口五百多次。平均一年一次多。如果每一次决口都杀治水之臣。大明都没有人会治水了。

    他之所以有今日的局面,其实徐阶误伤了。徐阶想让周梦臣外出,虽然没有刻意夸大,但是也当地的真实情况,以流民图的形式献给了嘉靖。

    让嘉靖暴怒无比,最后下令杀了王廷。

    其实没有徐阶这样做,按照一般情况,上面有人稍稍遮掩一下。王廷最多罢官回家,是不用上刑场的。

    “好,我说便是。”王廷说道;“钱就不说了。朝廷对河道何奇苛刻,上
>>>点击查看《奋斗在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