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奋斗在大明 > 奋斗在大明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为之计长远(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奋斗在大明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为之计长远(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为之计长远

    这也与古代交通有关。

    但凡查古代文献,就会发现那些猛将兄们,大多有声达一县,打遍某县无敌手。比如岳飞就是这样的人。在发迹之前,是打遍汤阴无敌手。

    再往上,要达到府一级别还行,但是打遍全省无敌就不可能了。因为一个省里面每一个县都跑一遍,就要花很长的时间了。如果打遍全国,那这个人一辈子就在路上了。

    没有现代化的交通与组织,天下第一都是虚名而已。

    当然了,俞大猷这个天下第一,也不全部是水分,俞大猷年轻的时候,是非常喜欢与人比试,颇有几分武痴风范。他行军打仗,到北-京,还有各地上任。每到一地,都与当地武术名家交流。

    最有名的一次,就是上少林寺了。将少林寺给踢了,然后叹息,少林寺的绝学不传。

    要不是,他是个当官的,看看少林寺能不能让让他活着下少室山。

    但是虽然胜过俞大猷的武艺的人,周梦臣夹带里面没有,但是不次于俞大猷的高手,周梦臣夹带里面不是没有的。无他,就是在大同。

    大同惯出精兵强将。其中岂能没有几个武艺高强的。不说别的。单单说马芳。马芳对俞大猷天下第一,未必服气,只不过两人天南海北的,又是朝廷命官。总不能为了区区武艺上的高低,千里迢迢打一架吧?

    而周大同仅仅是一个孩子而已。也未必需要天下第一高手来教。次一等的高手上面做教头,周梦臣选都选不过来。

    之所以,让周大同拜俞大猷为师,一方面固然是给孩子选最好的老师,是每一个家长的本能。另外一方面,周梦臣觉得这俞大猷可以教周大同一些别的。周梦臣是让周大同拜俞大猷为师,古代的师生关系是怎么样的。前文已经说过了。俞大猷为周大同的前途着想,也不可能仅仅教授周大同一些武艺。

    俞大猷虽然没有文官的功名。但是对四书五经也是比较精通的。兵法战策,陆战海战更不用说了。

    俞大猷不可能仅仅教授周大同武艺的。这也不是俞大猷授徒方式,整个水师之中大部分将领,都是俞大猷调教出来的,就可以看出俞大猷的教学能力与对培养弟子的方向了。

    最后,就是政治上的事情。

    周梦臣的心中,未来的大明定然是深入海外争霸之中,水师定然会是非常重要的力量。而周梦臣觉得他与水师之间的联系,还并不紧密。

    对,马芳,戚继光等人与周梦臣之间的关系相比,俞大猷与周梦臣之间的关系,有些太官方了。这与俞大猷的品行也有关系。俞大猷本身对政治就没有那么敏感。

    周梦臣希望周大同成为俞大猷的亲传弟子之后,俞大猷与周梦臣的关系能够更近一点。而周大同未来也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既然不想从文,那就从武吧,将来大明对外扩张的时候,未必不能混了爵位。

    这是周大同所不知道的。

    母亲对他安排,是停留在表面。而父亲对他安排,却是伏线千里,或许他自己会不知不觉地走上这一条路,而不自知。

    周梦臣已经说道了这个份上了,俞大猷又能说些什么?他只能说道:“大人抬爱,俞某敢不从命,不过,还让余某摸摸骨相。”

    俞大猷就是俞大猷。如果是别人。即便是为了拉关系,也答应下来了。此刻他还考虑孩子能不能练武的事情。

    周梦臣说道:“那是自然。”

    俞大猷伸手抓住周大同的手臂,一处处摸过去,而后压了压周大同的肩膀,又从后背摸脊梁骨,一路摸了下去。说道:“不错,是练武的好苗子。”

    周梦臣立即对周大同,说道:“大同,还不拜师。”

    周大同立即跪了下来,端着茶水,说道:“弟子拜见师傅。”

    俞大猷接过茶水,饮了一口,说道:“好。好孩子,快就起来吧。”

    周大同立即起来,站在俞大猷一侧。俞大猷说道:“等我安排了事务,再来教孩子一些拳法。”

    周梦臣说道:“何须如此。俞将军带走他吧,玉不琢,不成器。今后每年过年,让他回家一趟就行了。”

    恍惚之间,周梦臣想起了当年自己住校的时候。一年也不过回两次家而已。

    俞大猷对周梦臣这个决策,感到吃惊,随即又有几分佩服。

    虽然百姓与士大夫之间,有易子而教,就是父亲不教儿子,反而托付给关系好的朋友与同僚,为的就是担心,自己下不去手。但是做官到周梦臣这个地步,一般都很少让子弟远离家乡去求学了。

    毕竟他们什么没有。住在家里请西席不就行了。

    毕竟离家在外,会有很多意外照料不了。在路上也很有可能遇见很多意外。

    而周梦臣却能下定这个决心。

    只是俞大猷却有些不敢。说道:“大人,您也知道,我是常驻东海五卫的。哪里是新开辟的地方,乃是烟瘴之地,万一?”

    周梦臣说道:“我力主开海移民
>>>点击查看《奋斗在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