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奋斗在大明 > 奋斗在大明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九十三章 宜春宫中(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奋斗在大明 章节目录 第九十三章 宜春宫中(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九十三章       宜春宫中

    宜春宫,周梦臣还是第一次来。

    宜春宫的位置在玉熙宫西边。

    宫殿比玉熙宫大多了,三层结构,红砖绿瓦,金碧辉煌。一副皇家做派。

    但是周梦臣看得有些怒气。

    因为周梦臣督造过应天阁,而且他门下的外门弟子之后,就有相当一部分在周梦臣门下学习之后,重新投入到了营造之中,并且成为北京营造中的好手,甚至超过了一些老工匠。

    其中就以徐杲为代表。

    周梦臣多余的打听了一下,就知道了。

    宜春宫总价五十万两,据说原本准备八十万两的。皇帝陛下,悲天悯人,觉得生民太苦了,就大笔一划,砍下三十万两,表示他只要五十万两就行了。

    这实在让周梦臣内心之中不知道如何吐槽。

    同样的五十万两,丰城侯为了从京营之中压缩出来,已经与很多人你来我往打了好几个回合了。勋贵之中的分裂已经成为鸿沟了。但是嘉靖这边花五十万两,眼睛不带眨一下的。

    想起他在大同,为了老百姓明年有一口饭吃,几乎自己拔剑与鞑子白刃相向的。而这里五十万两,能卖好多粮食的五十万两,却变成了一座毫无用处的宫殿。而且以周梦臣对工程这一端的黑幕理解。这五十万两之中,最少有一半都肥了经手人员。

    只是周梦臣内心之中再不甘,此刻也要调整情绪。不能在嘉靖面前露出半分来。

    而今的周梦臣已经不是当初的周梦臣了,也是那能被嘉靖一眼看的人了。

    “周大人。请,皇爷与老祖宗已经在里面了。”一个小太监说道。

    周梦臣点头,随即进了宜春宫。

    一进宜春宫,顿时感觉,这宜春果然宜春。里面简直是温暖如春。周梦臣目光一扫,第一眼没有看出来端倪,但是第二眼看出了端倪,大殿之中最外面的浮雕,与宫殿中见,仙鹤,龙凤的图案中,其实暗暗藏了水管。

    是锅炉供暖。

    其实蒸汽机就是一个大锅炉。

    而今蒸汽机应用还有很多问题,但是做一个供暖的锅炉却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周梦臣行礼过后。嘉靖问道:“周卿,这几日在家里休息的可好?”

    周梦臣恭恭敬敬的谢恩说道:“臣谢陛下天恩,如果没有陛下恩准,臣也不能在家里享这么多天清净,也不可与小儿多待几日。”

    嘉靖目光瞄了一眼黄锦。黄锦的身子立即躬下去几分。

    嘉靖冷哼一声,也就没有多说话了。

    他其实也没有多责怪周梦臣的意思,只是这让周梦臣回家的话,是黄锦擅作主张,而周梦臣却当真了。嘉靖本来以为周梦臣吃一个闭门羹之后,会立即想办法再次求见,没有想到,周梦臣居然真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了。

    嘉靖说道:“周卿,大同正当敌锋,乃是北京之门户。白登大捷之后,我就想要召见你。给朕说说,你是如何打赢白登大捷的。”

    周梦臣说道:“是。”他心中微微一顿,计上心头。说道:“请允许臣从一个人说起,这个姓王,原名臣也不知道。不过臣知道他叫王杀仇。臣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字,却是在嘉靖二十九年的时候。”

    周梦臣讲故事很有技巧。将情况不徐不疾的娓娓道来。也夹杂着很多大同的大事,比如王杀仇是如果跟随赵达出击鞑子,如果被仇鸾闭门不纳,如何绕着大同城厮杀到了最后适合。赵达又如何遣散部众,慷慨就死。

    这些事情本来就很有故事性。周梦臣又做了一丢丢的艺术加工。更是引人入胜。

    嘉靖听了,忍不住说道:“赵达可惜了,在周老将军军中,与马芳齐名,如果能在今日,朕岂不是再得一骁将,黄锦去问问,赵达身后封荫如何?”

    周梦臣说道:“臣代赵将军谢过陛下。”

    嘉靖说道:“其实朕也在奏疏上看过赵达的名字,只是没有想到-----”

    奏疏上对很多事情叙述只有短短一两行字,却不知道这一两行字之中,有多少鲜血与牺牲。

    周梦臣又说到马芳邀请王杀仇为朝廷效力,王杀仇断然拒绝。带着乡野之中的百姓与鞑子交战。

    黄锦忍不住说道:“此人也太猖狂了吧。”

    嘉靖摆摆手说道:“无妨,天下间事,无非忠孝,或移忠做孝,或移孝做忠,都是好男儿。接下来怎么说。”

    周梦臣说道:“臣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却是臣到大同赴任的时候了。那时候的大同,可以用一首诗来形容:百里人烟绝,平沙入望遥,春深无寸苗,风动有惊涛,两税终年纳,千家计日逃,穷民何以答,遮马诉嗷嗷。”

    “臣更是在驿站的墙壁上看见过这样的句子:“不惜恩情长弃捐,出门唯尚卖儿难。”

    “大同户口本就不多,几乎逃散殆尽,是军亦逃,民亦逃,官亦逃,大同几乎成为空城一座,臣清点仓储,校阅人马,也发现是粮亦空,军亦空,大同兵额卫所加营兵
>>>点击查看《奋斗在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