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奋斗在大明 > 奋斗在大明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会将至(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奋斗在大明 章节目录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会将至(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会将至

    即便为了医术发展。李时珍他们也有强烈的将解剖这一件事情,去污名化的要求。

    只是,在古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不仅仅表现在做官的地位高,还在于儒学作为官府意识形态,是整个社会最高意识形态,具有指导其他所有学问的权威地位。如果细细看中医理论的话,你会发现,中医很多理论,都是从儒学那边借用过来的。

    所以,李时珍这些名医很清楚,如果没有大儒为他发声,单单靠名医们的社会地位,是不可能做到将解剖正常化的。

    只是,李时珍对周梦臣能不能做到这一点,也是心中存疑的。但是他没有别的选择,不管是从两人私人关系,还是从别的地方来说。都是一样的。

    周梦臣也说道:“请放心,一切有我们。你就安心吧。”

    此刻,周梦臣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了。

    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他都能坦然的面对一切局面。

    如果胜利,那么外科手术从此就成为台面上的东西,甚至解剖这一件事情,也会形成一定的程序,不仅仅局限于北京,大同,榆林这三个地方,而今是在全国各地铺开。

    而周梦臣的名望更上一层楼。可以做的事情更多。

    如果失败。

    无非是被污名化,从此千夫所指。只能回家,著书立传,教授弟子,修身养望,以待将来,王安石都要养望三十年。自己还有的是时间。

    有了这种坦然。周梦臣心情平静之极,反而有些期盼,时间走的快一些。他有一些迫不及待,与儒学进行第一次正面交锋。

    时间不会因为周梦臣这个念头而走快。

    不过,十日也不过是一弹指。转瞬即至。

    徐府之中。

    张居正再次来请,说道:“老师,您不去吗?”

    徐阶摇摇头,说道:“不去,不去。我给你说了多少遍了。你还来烦我?”

    张居正带着几分嬉皮笑脸,说道:“老师-----”

    徐阶说道:“别说了,周梦臣有你这个朋友,不知道积了几辈子的福气。我打听,内阁没有人回去,六部之中,也只有刑部尚书喻大人会去。其他诸位都只会派弟子或者儿子去,不过是带个耳朵不会说什么的。”

    “他们谁不知道,皇后是怎么被治好的。不会为周梦臣站台,但是也不会对周梦臣怎么样?”

    张居正听了,暗暗松了一口气。

    很多大人物如果出场,如果说出一些话来,周梦臣那边未必会接的住。没有朝廷上大人物出现。也算是一件好事。其实这也很正常。当凡在朝廷官职到了一定程度上,大多都是现实主义者。

    对于,他们来说,虽然读得是四书五经,但是更详细专研经义什么的。他们才不会去做的。对于这样的事情,也没有太多参与的兴趣。

    即便徐阶是心学门下,也没有在政治上多主张心学的某些主张,也是一样的。

    学术与政治之间,是有互相影响的。但是这种影响,也没有那么大。

    张居正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喻大人,为什么对这个有兴趣?”

    徐阶叹息一声,说道:“这几日,严嵩将刑部折腾的欲仙欲死,喻大人,有些心灰意冷。特别是朱纨之事,对他的打击很大。他此刻只想完成一件事情,那就是编纂《问刑条例》。而解剖这一件事情,其实与大明律很多地方,是有冲突的。是一个新的事务,喻大人也想听听,也方便在新的《问刑条例》之中,对解剖一事,做出定性。”

    张居正听了。心中一叹。

    朱纨自杀,也是朝廷一件大事。夏言一去,浙江地方士绅,纷纷上奏弹劾朱纨。

    严嵩要都察院与刑部派人调查朱纨。

    其实就是定罪了。

    喻尚书就这一件事情,与严嵩争执了一番,结果自然是争不过严嵩,最后只能同意了。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朱纨刚直到这个地步,决然到这个地步。

    一听朝廷来人,就说:不愿有辱于小人之手。服药自杀。

    浙江巡抚,刚刚破双屿,有军功在身,性情刚直,为人也没有太多可挑剔之处。这样的朝廷重臣,最后是一个这样的结局,对于严嵩来说,或许他会一面口中惋惜,一边心中觉得,省了他一番手脚。

    但是对于喻尚书来说,却是很大的打击。

    他自诩一辈子从无冤案。而今在严嵩打压之下,虽然身为刑部尚书,但是很多事情都不是他能说了算的。更不要说朱纨的事情,其实是严嵩对朝廷清洗的一个缩影而已。

    喻尚书自然想到了,合者留,不合者去。

    只是,他在刑部上任之前,就有一个想法。那就编纂《问刑条例》。

    什么是问刑条例,其实就是大明官员在法律实践之中,真援引的条例。大明不怎么修订大明律。但并不是大明法律是一成不变。其中就有问刑条例。在弘治年间,第一
>>>点击查看《奋斗在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