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奋斗在大明 > 奋斗在大明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五十一章 曾铣离京(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奋斗在大明 章节目录 第五十一章 曾铣离京(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五十一章      曾铣离京

    吏部也是政争的暴风眼。

    熊浃去后,几乎是一年换一个吏部尚书。是因为什么?

    不就是斗争激烈。以至于嘉靖不得不选一个几乎是大明资历最老的尚书,不就是为了能镇得住场子,不要乱搞事吗?

    周梦臣去了吏部,别的都不做了。他彻底成为皇帝在吏部的眼线,刀子,参与进吏部这个四方牌局之中了。夏言,严嵩,皇帝,还有吏部尚书。嗯嗯,之所以不说闻渊,那是因为夏言与严嵩之间的斗争频率,闻渊即便是资格老,能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坐多长时候,还是很难说的。

    周梦臣去哪里做什么?

    升官发财?

    周梦臣所有作为都不是为了简单的升官发财。

    而是为了推广自己的学术。

    周梦臣说道:“回禀老大人,下官一身所学,在工部是最合适的。”

    闻渊说道:“你精通什么?”

    孙承恩说道:“闻老大人你没有听过周梦臣的名声啊?天下天文历算营造第一。”

    闻渊想了想,忽然说道:“就是陛下近臣,杂学第一那个?”

    周梦臣一阵无语,觉得自己得了三个天下第一,需要都是虚名,自己不在乎。但是怎么到了闻渊那里就是一个杂学第一了?

    好吧。周梦臣也不知道这个杂学第一,是抬举他,还是贬低他,毕竟杂学包括的太多了。周梦臣也不觉得自己那一项都精通。但是杂学本身又好像是贬低他,好像周梦臣精通的东西,根本就不配有姓名。

    “可惜了。”闻渊看这周梦臣,双眼之间,似乎有一丝怜悯说道:“如此天分,哎-------”

    那种目光就好像家长见到聪明的孩子不学好,反而却搞了一个王者荣耀第一的样子。

    当然了,如果有王者荣耀第一的话。

    周梦臣一阵无语。

    曾铣最后还是走了。

    他带着一行人,车辚辚,马萧萧,大概有一两千人之多,其中还有十几辆刚刚从军器局提出来的战车,其中就是曾铣座车。因为周梦臣搞了一下最简单的减震系统,有多好不说,还是有一点效果的。

    曾铣远远的看着背后渐渐远去的几个大树支起来的林子,忽然问身边从不离身的谢环说道:“谢环,你觉得京师怎么样?”

    谢环说道:“不好。我还是觉得榆林自在些。”

    曾铣听了哈哈大笑,说道:“你个呆子。不过,”曾铣的声音忽然低了几分,说道:“我也是觉得。”

    在北京城中曾铣觉得憋屈之极。

    他堂堂男子汉大丈夫,胸中有雷霆之气,手下有千军万马,想要做成一件有利于国家的事情,怎么就这么难啊?不得不处处给人赔笑脸,拉关系。他怎么能高兴的起来。

    对于他来说,北京不过是一处战场而已。

    不过还好,这一场战事暂时是赢了。

    曾铣一拉缰绳说道:“你觉得刚刚的曲子怎么样?”

    谢环说道:“极好的。只是总觉得有一点不吉利。”

    曾铣说道:“怎么不吉利?”

    谢环说道:“大人此去,几个月之后,就要出大兵于塞外,用这个曲子送别,兆头不好。”

    曾铣轻轻一笑,完全不放在心上,说道:“子不曰,怪力乱神。什么都的没的。”他目光看向西北方向,此刻什么也看不见,只有无穷的山遮挡了他目光。但是他似乎越过了千里之遥,看到丰州滩。

    心中暗道:“俺答你等着。”

    长风吃动千里之外的丰州滩。

    俺答骑着战马,带着随行的千余骑奔驰在草原之上。

    不。这个话,并不是准确。

    这不是草原。

    丰州滩一带,就是沿着丰州河两岸一片肥沃的土地。这里都是宜耕宜牧的土地。

    是最好的草场,也是上佳的耕地。可以引丰州河的河水灌溉。

    此刻俺答看着满目青色,心中喜悦之极。

    这青色不是草,而是麦苗。

    俺答而今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忍不住纵马到麦田之前,翻身下马,看着绿油油的麦苗,这麦苗已经到小腿处。俺答估算着成熟的日子,心中欢喜。

    很多人都觉得游牧民族都是吃肉的。其实不然。

    真正底层牧民过得比大明底层的农民还要苦。

    在工业时代,国力可以用钢铁,煤炭,石油来衡量。

    而在这个时代,国力只能用粮食来衡量。甚至牛羊都不算。即便是在后世都知道家财万贯,带毛不算。任你有多少牛羊,一场病下来,很有可能一个也不省。粮食这种能够长久储存的食物,才是国力。

    所以,俺答辛苦数年,引入白莲教汉民十几万之多。沿着丰州河滩,建立几十座板升,为他开垦土地,他费了不知道多少辛苦,毕竟,汉人在草原之上,仅仅是奴隶。

    俺答改变了这一切
>>>点击查看《奋斗在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