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来也 > 大明我来也目录 > 第二十九章·嘉定赴任(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我来也 第二十九章·嘉定赴任(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你支持,我努力,源源不绝的文字报答你!」

    「鲜花、点击、收藏、推荐对你简单,对我重要!」

    ===============正文开始===============

    三月春意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雨绿的江南,更是别一番风味,雨丝如棉线,沾体略带温。

    雨雾带着漫天的绿,使得你可以闻得到春意,感觉到春距离你是如此的近,让你莫名的欣喜,无边的生机,从心头涌动。

    然而,眼前的场景,却又只能给人一种无奈的忧愁,此时是三月十三日的下午未初时分。

    苏州府嘉定县的衙署外,停下了三辆马车,三、四人撑着油伞从车上下来,打量着县衙外的街道环境。

    这个衙署显得很是破旧不堪,衙门前街也不知道是由于下雨还是怎么的,很是冷清。

    衙署的阴阳馆、医馆都关着门,只有铺房半开着门,里面坐了几个衙差,似乎在睡觉。

    衙署周围的酒楼、药店、茶馆也都关着门,略远些,似乎有家客栈挂着门幡,一个伙计从客栈门口探头望着这边,似乎在猜测这马车上的人是什么人,判断自己是不是该上来揽客。

    衙署两边的八字墙上空空荡荡,坑坑洼洼,似乎被什么东西砸过,门前东西对称的申明、旌善亭里,木质榜板也被人砸成了两截,就剩下了一个基座。

    衙署大门禁闭着,门匾是新的,上写“嘉定县衙”四个大字。

    门口两边的石狮到依旧张牙舞爪的鼓着双眼盯着门前,似乎是告诉众人,没事莫要来,不然我吃了你。

    不过县衙这么破旧,也是正常的,自古官场就流有俗话“做官不修衙”,官不会永远在一个衙门,调职是挺平常的事,官衙就是他们经过的一个地方,不是终点,修得再好也是别人的,所以就没人愿意给别人忙。

    你想想,会有住旅店的客人自己花钱装修旅店房间的么?

    反正只要房子不塌,不是危房,可以住下来就可以了。

    这时,那铺房里面的衙役终于看到了这边的动静,一个五十来岁的老衙差探头在门口问道:“喂,你们是什么人啊,本县新任的知县大老爷还没到任,主簿大人说了,除了杀人、匪盗之类大案,一切纠纷琐事暂且不理,快走开吧。”

    这老衙差用他的眼睛上下打量着这些人,见里面为首一人,是书生打扮,后面两个壮汉,还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娃娃,心中对这些人来历到有些琢磨不好,看样子不像来打官司的呀!

    再看那马车,哦,这些人是外乡来的,那马车上印有吴县车马行的印记,这个老衙差心头一动,难道是新任的知县大老爷来了?

    按说这知县大老爷到任,应该是先派长随来派贴,然后再让衙门中人出城十里引接呀,这些人究竟是什么人呢?不合规矩啊!

    听了他的问话,那个娃娃向这个老衙差哧牙笑了笑,“没错,我们来的就是这里,呵呵,我爹就是新任的知县大老爷。”

    那老衙差听他这么说,连忙又打量了为首的书生几眼,嗯,看来没开玩笑,这个人确实像是读书人,难道真的是新任知县大老爷。

    想到这里,他连忙在那边弯腰见礼说道:“这位先生真的是新任知县大人麽,可有官贴凭照,小人,即刻让人去通知主簿大人!”

    朱天棠撑着油伞向这铺房走了过去,点头道:“没错,我就是来赴任的知县张居显,嗯,这位老哥不知道如何称呼,在衙中何职?”

    “哦,小人是本铺的巡捕班头,今日正轮值,呃,张大人且这我这铺房小歇,我这就让人去知会主簿大人去!”这老衙差忙回道,心说还真是新任知县啊,看了又是一个愣头青,什么规矩都不懂啊,唉,不知道人好处不。

    老衙差招呼铺中的差役跑去衙署内院报信,这边便和朱天棠闲聊了起来。

    嘉定县城遭遇倭寇洗劫,虽是去年七月份的事情,可至今这边的政事还没能恢复过来。

    衙署内缺职的位置太多,要知道古时候的衙署包括行政办公、司法法庭、人员档案、银货仓储、监狱等多个区域。

    我们在平时就知道知县、衙差、师爷,其实里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林林总总的大小的官员配置可谓是十分复杂。

    具体名目有吏房、户房、粮科、礼房、匠科、马科、工南科、工北科、兵南科、兵北科、刑南科、刑北科、铺长司、承发司、架阁库等等多项。

    当初县城被倭寇攻破,知县,县丞逃到半路被劫杀了,不少衙差、捕快、守城的土兵,勇敢的战死,胆怯的逃跑,反正也死了大半,从去年七月到现在,整个县城只有一个主簿撑着场面。

    难怪方才朱天堂他们进县城的时候,只看到两、三个守城门的兵丁在那边应应景,躲在城门的墙洞里避雨,连路引都没怎么查,不过说起来,那县城的城墙也就一丈来高,数尺来宽,朱士仁都能直接跳上去,那城门也就只能拦拦普通老百姓。

    
>>>点击查看《大明我来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