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大师 > 大师目录 > 一点资料 第八(第1页/共4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师 一点资料 第八(第1页/共4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国外的着名音乐家

    乐之父——巴赫(德国)

    音乐神童——莫扎特(德国)

    古今乐圣——贝多芬(德国)

    歌曲之王——舒伯特(德国)

    音乐神灵——韩德尔(德国)

    指挥之王——卡拉杨(德国)

    歌剧之王——威尔弟(意大利)

    音乐之王——斯卡拉蒂(意大利)

    小提琴之王——帕格尼尼(意大利)

    进行曲之王——苏萨(美国)

    流行歌曲之王——福斯特(英国)

    园舞曲之父一一老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

    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

    交响曲之王——海顿(奥地利)

    交响乐诗人——柏辽兹(法国)

    印象派大师——德彪西(法国)

    轻歌剧之王——奥芬巴赫(法国)

    管弦乐色彩大师——拉威尔(法国)

    钢琴诗人——肖邦(波兰)

    钢琴之王——李斯特(匈牙利)

    舞剧音乐大师——柴科夫斯基(俄国)

    中国音乐家

    伯牙:春秋时代的琴师。《荀子·劝学》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之说,

    可见他的琴艺之高超。相传代表作品有《水仙操》、《高山流水》。

    师旷: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双目失明,但他的听觉敏锐,辨别音律十分准确

    。他的代表作品有《白雪》、《玄默》。

    李延年:汉代宫廷音乐家。曾担任乐府的协律都尉。他的代表作品有根据张骞

    从西域带回的《摩柯兜勒》,制作了28首新曲调,作为仪仗使用的军乐。

    嵇康:三国时期魏末琴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学识渊博,善写诗赋文论,热

    爱音乐,擅长弹琴,以弹奏《广陵散》着称。他的代表作品有《声无哀乐论》和《

    琴赋》,对音乐和琴的奏法及表现力,作了细致而生动的描写。

    苏低婆:南北朝时宫廷音乐家。她善弹胡琵琶,家传龟兹乐调“五旦七声”宫

    调体系。其音乐理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古代宫调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万宝常:隋代音乐家,善弹多种乐器。他的代表作品有《乐谱》。

    李隆基:唐代音乐家,他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皇帝音乐家。他擅长演奏羯鼓和

    横笛,创作改编了《夜半乐》、《小破阵乐》、《霓裳羽衣曲》等。建立了唐代音

    乐机构教坊、梨园。

    李龟年:唐代乐师,他演奏的吹管乐器筚篥技艺高超,很多诗人都听过他的演

    奏,并且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姜夔:宋代音乐家、词人,别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代表作品有《扬州慢

    》、《凄凉犯》、《白石道人歌曲》等。

    朱载育:明代乐律学家。着有《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律吕质疑辨惑

    》等书。《乐律全书》总结了前人的乐律理论,并加以发展,首创了“新法密率”的理论

    谁也弄不全这个东西

    中国的有洗星海,聂耳,宋祖英,李德伦吴祖强吕远施光南

    中国音乐史之最

    1、中国创办的第一支军乐队

    1899年,袁世凯在天津接受了德籍顾问的建议而组建。这个乐队大概二十个人,所用的乐器和外国行伍中的铜管乐队一样,曾为慈禧演奏。

    2、中国现存的最早的军乐队

    清华大学军乐队,始创于1916年,至今仍活跃在业余管乐界。

    3、中国最早的小提琴制造厂

    1949年6月1日,我国建起了第一家小提琴厂——新中国乐器厂(即北京提琴厂)。后来,上海、天津、广州、营口和苏州等城市也相继建立了小提琴厂。现在,乐器科研部门已开始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已使我国的小提琴生产水平大大提高。

    4、中国第一座本民族音乐家铜像

    1982年11月27日,上海音乐学院塑立的该院创建人萧友梅的半身铜像。萧友梅,1884年生在广东中山县;1901年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附中,兼读于东京音乐学校;1912年赴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1920年回国后,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艺专任教;1927年在上海筹建国立音乐学院(即现在的上海音乐学院),并任教授、教务主任、院长等职。九·一八事变后,萧友梅组织了“抗日救国会”,鼓励全校师生创作爱国歌曲。他创作的《国耻歌》、《国难歌》等在当时都有一定的影响。

    5、中国最早的说唱音乐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的《成相篇》。《成相篇》的音乐形式取材于民间说唱和歌谣,
>>>点击查看《大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