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窃国 > 窃国目录 > 章节目录 第497章 悔恨交加(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窃国 章节目录 第497章 悔恨交加(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接到信野急报后,孙盈盈就迎来了一道进退两难的难题。

    若回师信野,则相城防备空虚,临江朝廷极有可能趁势派兵来攻。

    临江朝廷的军队多为作战经验丰富的野战兵马,战力十分强横,曾州兵马除牙军、标营军和孙飞乾、周先童、姜崇义三人麾下的精锐外,没有一支比得上。

    所以即使自己留下几千兵马,相城也抵挡不住。

    到时候朝廷大军势如破竹,一路往西就可以与出现在南桃方向的兵马在信野城下会师。

    相城毗邻临江,临江东岸二百里就是临江郡,京师动荡后,天子出逃临江,朝廷就在临江郡组建了起来,故而相城和临江郡只有二百多里的距离。

    这么近的距离,自己只要带着主力走了,朝廷得到消息后,肯定会趁机而入。

    若是不回信野,则有两个可能,一是孙飞乾与各郡援兵及时回师信野,将从南桃方向神秘出现的那部分官军打垮消灭。

    二是周先童没守住,在孙飞乾等各路人马回师抵达之前就把信野城丢了。

    除此以外,孙盈盈还有一种猜测。

    三弟飞乾有可能不能及时回到信野城,或者说回不了回不去,朝廷既然敢派那股人马杀向曾州腹地信野,必然是有恃无恐,说不定暗中已派伏兵埋伏在三弟回信野的必经之路上。

    别忘了,在此之前起事的长孙启可是聚集了数万人,虽然他的核心兵马只有寥寥三千,但麾下这几万揭竿而起的百姓也不是好惹的。

    孙盈盈虽然不怕,但也很忌惮,她从来不会看轻敌人。

    想着想着,孙盈盈又产生了一个念头:长孙启会不会已经跟官兵联合,在某地布下伏兵,准备重创飞乾的人马?秘密潜入曾州的朝廷人马到底有多少?这些朝廷兵马是不是之前各郡密报中的商队马帮?

    以上三种猜测,第一种是皆大欢喜的结局,第二种是孙飞乾和孙盈盈集团成员流泪,第三种是孙家人流泪,若是孙飞乾回军途中被重创,甚至被杀,孙家一家人肯定是伤心的。

    孙盈盈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回师信野。

    若州城信野被攻城,相城将会腹背受敌,被朝廷东西两路兵马夹攻。

    保住信野是现在最重要的事,一是因为信野是曾州首府,相当于京师是天下的中心,首府一旦被破,对人心和形势的影响是极大的,到时候无数流言蜚语也会产生。

    这样一比,相城保不保得住也无所谓了。

    即使相城丢了,但只要信野在,那曾州与朝廷之间就还有缓冲之地,一切就犹未可知。

    做出选择的孙盈盈于三月初十的晚上率军离开相城,一路保持着急行军的速度。

    刘道之初九兵不血刃的拿下紫县后,于次日率军奔往信野。

    定初二年三月十一日下午,晗王刘道之将兵近四万,兵临信野城下,信野全城震动,军民官绅乱作一团。

    孙盈盈正在路上,而孙飞乾尚在曾州与夏州的交界处。

    长孙启起事后,孙辅国先是派钱务来剿,长孙启自知不敌,于是御史大夫杨敬做主,命他率领人马往东北方向的夏州撤去,杨敬作为刘玄的特使,重要关头有便宜从事的权力。

    杨敬之所以作出往夏州撤退的决定,是想避免与曾州兵马交战,然后在曾夏交界处得到夏州兵马的接应,再绕道回临江,这是朝廷早就做出的部署。

    然而令杨敬不曾想到的是,孙飞乾竟亲自率三万大军来讨伐。

    孙飞乾一路穷追不舍,杀得杨敬、刘仙之及长孙启和他麾下的人马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按常理说,提前就转移的长孙启不会被孙飞乾的大军的威胁,但长孙启走的时候把南桃郡的百姓带上了……

    南桃百姓恐惧孙辅国报复,因此便随长孙启逃难。

    百姓自愿跟随,临江朝廷的特使又在身边,长孙启不好下令驱逐,只好带着,带着数万老百姓赶路,速度可想而知,一天只能走三四十里……

    沿途官道,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独轮车、马车,车水马龙,拥挤不堪,速度根本快不起来。

    长孙启曾委婉请示杨大夫道:“上使,队伍前后绵延数十里,日行不到四十里,贼军却穷追不舍,如何是好?再不加快行军速度,恐有不虞……”

    杨敬道:“我等若是弃民而走,贼军必屠百姓以泄愤,上知必怒,不可,断断不可。”

    刘仙之虽然皇族王爷,是刘玄的哥哥,但手里并无实权,此行只是个充当象征意义的吉祥物。

    对于这等军机要事,他是做不了主的。

    夏州,虎原。

    虎原郡属夏州,位于曾夏两州交界处,两州以虎山为界,虎山以北属夏州,以南属曾州,而虎原郡城就坐落在虎山脚下,与曾州望萧郡隔山相望。

    临江朝廷下诏讨伐曾州后,夏州刺史李佑就决定痛打落水狗,刘玄的密旨到达夏州后,李佑便率军一万奔往虎原,准备接应御史大夫杨敬、均王刘仙之和反正的长孙
>>>点击查看《窃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