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夫子逍遥 > 夫子逍遥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01章 科举(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夫子逍遥 章节目录 第101章 科举(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每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算的上是长安十分热闹的一个日子,这一天,大小民众都议论纷纷,八卦着状元榜眼等名次花落谁家。

    这一天,一众考生都在翰林院集合,由卫兵带领,统一安排进入皇宫。

    今年的考生有一百三十多名,浩浩荡荡的队伍,从翰林院出发,往皇宫走去。

    陈蛰走在队伍中间,看到有不少为考生送行的亲人和好友。

    这些人把这场面搞的跟离别一眼,十分深情,好像一去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似的。

    其实陈蛰也理解,很多人寒窗苦读就为了这一天,如果没考上,还是很难接受的,但事实是,这里的绝大部分人都考不上,要是聪明点,还是应该早点学会接受。

    陈蛰是无所谓,对他来说,这不过是一次小小的尝试而已。

    但让人无奈的是,有许多人比他本人还紧张,比如陈幼娘和洛如霜。

    走了一段时间,便来到了东城的皇宫城门。

    陈蛰看看,这城门还真是大啊,比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震撼多了,三四层楼那么高,恢宏大气。

    进了城门,是一个巨大的操场,似乎是御林军驻守的地盘,到处都有排列整齐的士兵。

    继续往前,经过不少宫殿,一行人来到了御前殿。

    御前殿也是个不小的操场,这里排列着一百多张书桌,考生被安排一一坐下。

    这操场前面,依旧是个大气的御前殿,一排长长的阶梯通向殿前,陈蛰远远看见,大殿的屋檐下,一个身穿龙袍的人坐在那,旁边一堆宫女伺候着,而离皇帝最近的,好像是个老头。

    陈蛰看那人不像是本地人,难道他就是那个蛮荒部族的大药师?

    御前殿下面,就是一众考官了,内阁府的大臣,翰林院的学士,各部尚书,全都在。

    这些人会在考完之后,立即开始阅卷,评选出优秀的人,再进行第二轮的考试。

    陈蛰坐在椅子下面,看了看天,还好今天没有大太阳,要不然叫老子在太阳低下晒着,我还给你考个锤锤。

    再看看这些考生,有人都已经在紧张的发抖了,还有不少碎碎念的,估计在求菩萨保佑。

    这其中,陈蛰还看到不少熟人,比如一同从江宁赶来的富家公子王哲,还有户部尚书的儿子,李厚德。

    陈蛰还挺奇怪的,这李厚德他爹是户部尚书,官居二品,仅次于内阁府那帮人,怎么也会来科考,他爹随便动动关系,要当官,有个三四品也不难吧。

    也许是想证明自己?陈蛰没多想,又抬头看向了御前殿,此时皇帝旁边已经多了两个人了,是那嚣张公主和皇子。

    “科举考试,现在开始!”一个太监模样的人历声尖叫道。

    接着,便有人开始一一分发考卷。

    “考试时间,两个时辰,即刻开始记时。”那太监叫道,又在一边,点了一根大香。

    陈蛰无语,点香来记时?这也太不准了吧?来阵风不就把那破香给吹完了?

    这么大个王朝,还用这么弱后的计时方式?

    随后陈蛰才发现自己想错了,那不是香,是根用来计算影子变化的棍子,那棍子立在香炉上,投射出一条长长的影子,随着太阳变化,影子也会变,等影子到了某个位置的时候,时间就到了。

    这还差不多,陈蛰想着,还算科学,可等会来朵乌云怎么办?这破考试,不确定因数也太多了吧?

    当然,陈蛰不知道,他们还有备用的手段在运作。

    这像香一样的棍子,更像是种仪式,祭天用的,用来告诉天上的神仙,下面正在考试,这段时间别下雨。

    试卷很快就放了下来,陈蛰一边磨墨,一边看着。

    四书五经算是老生常谈了,陈蛰一一答题,知道他们的喜好,所以尽量写的文雅一些,还抄了不少名词名句上去。

    再接着就是国事谋略了,第一道题就是要你写下对大梁王朝国况的看法。

    这道题的正确答法,应该就是拍马屁了,说如今大梁有多好多好,皇帝如何英明等等,绝大部分考生应该都是这种打法。

    陈蛰直接写下四个字:民安,国强。

    懒得多说,下一题是外邦若来犯,该作何选择,陈蛰想了想,这还是得说点好听的:犯我大梁者,虽远必诛!

    下一题有点意思了,好像是个数学题:大梁三年前统计入口为八千五百万,一个人能活到六十五岁,女眷十八岁可生育子女,如今我大梁有多少人口。

    陈蛰都替出这题的人捉急,什么乱七八糟,没有出生率和死亡率咋算嘛,不过想来,他们也不可能算出什么死亡率,更不懂什么叫基数了。

    陈蛰慢慢给他们说一遍,扯入什么叫统计学,该如何有效统计,如何核算,再利用函数代数微积分,用深入简出,通俗易懂的白话解释这些高深的数学知识,再如何计算人口。

    妈蛋,这篇干货,足以让文明的步伐前进一千年,就凭这个,还混不到一个状
>>>点击查看《夫子逍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