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武侠小说 > 倚江湖长歌 > 倚江湖长歌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四十七章:帝王心术(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倚江湖长歌 章节目录 第四十七章:帝王心术(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赵胤一边装傻,一边在安平公赵胤的示意下,努力交好文官集团。

    帝王与文官,伏于李蔡淫威之下久矣。

    是以一拍即合,拉开了满朝倒李的大序。

    苦苦等待除掉李蔡机会的满朝文武,终于,显圣九年的冬天,等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

    李蔡的心腹爱将,彼时的凉州卫所统领常封,在与北方蒙元蛮族的斗争中失利,中了敌方将领的离山调虎之计。

    一万七千余的凉州铁骑葬身草原,大夏丢失西北边境的峪口,陇西,汉沽,云塘四镇六百余里防线。

    致使原本九边一线的防御之势出现一个巨大的豁口。

    只剩下常封在五百亲兵的护卫下狼狈逃回凉州。

    按理说,常封历经如此大败,大夏君臣子民势必不能再容忍他身居高位。

    可偏偏常封背景惊人,在李蔡雪夜下泸州时便是为李蔡扛战旗的心腹猛将。

    李蔡自然是铁了心的要力保常封。

    李蔡这下可算犯了众怒,恰逢此时,皇宫里默默无闻的新帝亲弟赵胤,悄悄的突破了四品伪宗师门槛,迈入了三品宗师的境界。

    这的在赵胤的出谋划策下,世宗皇帝赵雍终于开始对李蔡发难,先是示意文官集团使用人海战术对李蔡开炮。

    于是,如雪花般的,弹劾李蔡的奏折堆到了赵雍的案几上。

    赵雍一边下旨安抚李蔡,一边鼓励文官继续对李蔡发难。

    显圣九年的一整个冬天,李蔡被数之不尽的弹劾奏折弄得焦头烂额。

    赵雍又让文官放出消息,将李蔡这些年是如何嚣张跋扈,目无君上,包庇罪犯的实情全部公之于众。

    果然,天下哗然,在这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时代里,李蔡也不得不避嫌。

    向新帝赵雍请辞外放地方,主要还是李蔡此时心里依然在犹豫,被赵雍义正言辞的拒绝了。

    此时大夏,经过两代帝王殚精竭虑的治理,已经显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富强景象。

    赵家王朝的统治,可谓深入人心,他原本是打算将赵氏一族的影响力先在百姓之中淡化。

    所以他架空了赵雍,却迟迟没有谋反,便是为了获得“民心所向”这四个字做的准备。

    但没想到,一场边事之败而已,让他之前所做的努力全部白费。

    养望不成反倒声名直坠,心下郁闷,便准备出京,去秦王川打猎散心。

    赵胤等的就是此刻,赵雍终于露出了尖锐的獠牙。

    李蔡前脚出京,赵雍后脚便将文官集团的这把刀子利用到极致。

    户科给事中杨南弹劾大将军李蔡心中不忿,欲遁蜀中行谋逆之事。

    新帝赵雍“信以为真”,遣人至大将军府中一问,大将军果然“不知所踪”。

    帝大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李蔡的家人全部拿下大狱。

    买通李蔡的亲兵,至驻守大夏京城西边三十里的京城十六卫里散播李蔡谋反失败,已经伏诛的假消息。

    十六卫所统领遣人至京城打探消息,听闻李蔡一族无论老幼尽数伏诛,大柱国李蔡不知去向。

    顿时慌了神,正心下懵懂不知何去何从时,恰好户科给事中杨南,奉帝诏前来大营犒赏三军。

    那杨南骑一头瘦驴,欣欣然入了军营。

    一句:“诸君乃帝之重器尔,何故从贼耶?”

    十六卫所全军三十二万百战精兵尽皆臣服,言:“敢不为帝效死?”

    又使人假扮做常封亲卫,至秦王川给李蔡报信,告知他,文官利用皇帝的名义对他下手了。

    并且已经掌控了京西十六卫,要他快快逃命。

    李蔡果然入彀,领亲卫一百六十三欲逃亡蜀中,妄想以蜀中为帝王之基,东山再起。

    已入三品宗师境的赵胤,领百骑埋伏于剑州渝水郡石柱县五尺道。

    手刃没了左右大军护卫,同为三品宗师境犹如丧家之犬的的大夏大柱国,夔国公,骠骑大将军李蔡。

    次年六月,已经登基十年的的夏皇赵雍,改元开皇。

    同年七月,夏皇幼弟安平公赵胤,爵进安平郡王。

    开皇元年十一月,安平郡王赵胤于皇宫前三殿之一的太极宫拜上将军。

    领京城十二卫所军、凉州开平卫、宣府常州卫、甘南卫、陇南威德卫,后所蓝旗卫,益州蜀中卫,宁安昆明湖水师卫,渭水水师卫。

    共计十九卫大军,其中铁骑二十四万,步卒十二万,水师四万。

    浩浩荡荡四十万大军,加上二十万后勤补给的民夫队伍,号称雄兵百万。

    南下江南,开启了未来短短九年便结束的天下执鼎之战。

    彼时,夏皇赵胤岁三十一,安平郡王赵胤岁二十一。

    开皇二年春,经过两个多月长途跋涉的大夏军队,叩关百越国境。

    百越国君列阵三十万,御敌于国门。

    然而,经过多年混战不休
>>>点击查看《倚江湖长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