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佐唐 > 佐唐目录 > 第一卷 会昌乱 第八十三章 红娘(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佐唐 第一卷 会昌乱 第八十三章 红娘(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七令笑盈盈从湖心亭的柱子之后闪出,向崔向福了一礼,才道:“可是收到了我家娘子的纸笺?”

    一见七令天真纯洁如同小女孩一般的笑容,纯朴得令人感动,崔向就不免头大,遇到这样一个女子,打不得骂不得,人家还眼巴巴看着你,全是温情,你不表示一下感谢都对不起她的微笑。

    只好答道:“收到了。多谢郑娘子赠纸……”

    七令笑嘻嘻地非常开心:“还有呢?”

    还有什么?崔向一时没想明白,脑子转了几转,才恍然大悟,忙道:“郑娘子身为女子,一笔蝇头小楷已经颇有大家风范,着实让人敬佩!”

    七令已经笑得看不到眼睛,只能看到她白生生的一口牙齿:“呀,多谢崔郎君夸奖……还有呢?”

    崔向差点呛住,怎么还有?

    又使劲一想:“还有纸笺淡香袭人,让人爱不释手……七令有何话要说,不妨直说,好不好?”

    算是怕了她了,万一她再来一句,崔向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总不能被她问得哑口无言,也太丢份了。

    七令也不避讳,凑向前来,俯在崔向耳边悄声说道:“我家娘子送你纸笺,你也该回信一封,以示谢意,这也叫书来信往,才算不失礼数,对不?”

    七令比崔向矮了将近一头,明明够不着他的耳朵,偏要掂起脚尖向前靠,崔向怕她一个站立不稳扑在他的身上,只好弯腰迁就她一下,一弯腰,二人就离得近了,一股莲花般的清香直扑入鼻。

    七令吐气若兰的口气喷到他的脸上,湿热得令人发痒,耳根也不由发热,而且七令还双手拉住他的一只胳膊,紧紧的,也不松手,更让崔向浑身难受,心里直喊,这个七令,怎么这么不知避嫌,不知道男女授受不亲么?

    虽然在崔向眼中,七令不过十三四岁年纪,以后世的眼光来看,还是幼女,但身材已经发育得凸凹有致,已经是一副成熟饱满的模样。唐朝女子十三岁嫁人者不在少数,所以崔向才感慨七令怎么没有一点身为美人的觉悟,这要是落到登徒子手中,还不得上下其手大沾其光!

    七令虽不如八归看上去丰满,也不如八归泼辣大胆,但她纯洁得如同早晨的一滴露水,不沾染半点杂质,才是最让人生怜之处。男人都喜欢纯洁美好的事物,崔向也不能免俗。

    只是对七令,他现在还是爱护之心多一些,觉得她的可爱和天真才是无价之宝。

    “待我再作诗一首,抄录下来,有空一定回赠郑娘子。”崔向也不想让郑瑾儿失望,心中觉得那个古怪精灵的女子,其实也不如他想象中那么坏,仔细一想,也和七令一样,单纯多过心机。

    七令这才松开崔向的胳膊,笑眯眯地转了转眼睛:“择日不如撞日,明日下学之后,我在湖心亭恭候崔郎君大驾。”

    说完,也不等崔向答应,一转身,双手各提裙角,如一只轻快的蝴蝶一般,穿过花丛消失不见。

    这……也太霸道了一些,丝毫不给人说话的余地。不过也不得不说,这份热情,和传说的红娘一般无二。崔向无奈一笑,返身回到菡萏苑。

    崔向不知道的是,郑瑾儿已经收到第三封催她回去的家信,父亲语气格外严厉,若再不回去,就将派人将她绑回,立刻送到清河崔家嫁掉。郑瑾儿慌了神,两相比较之下,越发觉得崔向比起其他的崔氏子弟,强了百倍。

    七令也是焦急万分,恨不能立刻代娘子去当面问崔向,是否对郑瑾儿有意?她也知道,一旦郑瑾儿回到荥阳,就再无出来的可能,只能听从父命,远嫁清河……

    八归虽然心中对崔向还是记恨,可是她也不喜欢那些涂粉插花、一脸端正满面肃然的士子,相比之下,崔向虽然可恶了一些,但比起那些士子,还是顺眼多了。所以她也鼓动郑瑾儿不要错失良机……

    这就有了七令主动相约之举。

    既然答应了七令,崔向也不敢敷衍了事,就静思多时,抄诗一首:“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春风来不远,只在屋前头。”笔法以柳体为主,略带一些高闲的洒脱风格。

    次日,学堂之上,夏箴言对崔向的提问渐渐多了起来,惹得有人妒嫉,有人羡慕。崔向依然如故,有问有答,不问不答,还是老实巴交的样子。以前这副模样被夏箴言识为笨拙,现在在他眼中,却又成了老成持重,是可造之才的表现。

    不得不说,好坏都在一念之间。

    下学之后,崔居没有来找崔向,他也正好如约来到湖心亭中,将诗作交与七令。七令欢喜地接过,却又说道:“明天再来,不见不散。”

    “再来何事?”崔向话刚出口,七令已经跑得远了。怎么能这样……他哭笑不得。

    第二日下学之后,崔向有心不去,想了一想又于心不忍,不忍心让七令空等,也不愿让郑瑾儿失望,说来他对郑瑾儿主仆也是好感日增,尽管也没有多想,只当是她们尺书传信,只为交流诗作罢了。崔向也就厚了脸皮,每天抄录一首诗作给郑瑾儿,他并不想以诗扬名,不过又不能写些别的,只好以诗代言。

>>>点击查看《佐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