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无上之上 > 无上之上目录 > 红袖第一刀 第二十二章 生命之石·阳极(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无上之上 红袖第一刀 第二十二章 生命之石·阳极(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没有任何药物辅助,也没有任何外力帮助,秦凌霄的丹田竟然开始自动积蓄内力。时间点滴流逝,内力也开始缓缓恢复,就仿佛是聚沙成塔、滴水成河一般。

    在内力恢复的同时,秦凌霄的元神也开始自行收回游离的精神力,随着精神力的增加,秦凌霄的意识也逐渐恢复了。无力的双手支撑起五劳七伤的身躯,简单的盘腿坐下在这一刻竟然是如此的艰难,此刻的他根本就连一个普通人也远远不如。

    秦凌霄右手吃力地运起一丝内力,轻轻地一招。棋台上的尘牵元玉便被吸摄了过来,只是速度并不是很快,甚至在吸摄元玉的同时,秦凌霄的手居然前所未有地在——颤抖。秦凌霄的脸上尽是痛苦之色,但痛苦之中却饱含着一丝倔强,他竭尽全力地控制着不让右手颤抖。

    终于,尘牵元玉安全地到达了他的手中。他盘膝坐正,双手的拇指与中指相触,分别放于两膝之上。而尘牵元玉在他并不稳定的内力牵引下,缓缓地飘浮起来,悬浮在胸前。充满生命气息的耀眼绿光从中透出,渗入了秦凌霄身上每一处器官、每一寸皮肤、每一个毛孔。

    丹田积蓄内力的速度也随之呈几何倍数增加,原本积蓄内力的现象只不过是几条小溪汇集到一个大海里,而如今,“海”依旧是那片“海”,但汇集到其中的,却是数十条大江大河,周围方圆十里内的天地灵气与各类元素全部向秦凌霄所在的位置奔腾而来。当内力恢复至四五成的时候,秦凌霄将尘牵元玉传到丹田的灵力中,分出大约八成的灵力以网状散布全身。尘牵元玉毕竟是木属性天材地宝之极品,秦凌霄以心神内视,便见到所有受创的五脏六腑竟然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愈合着。

    秦凌霄内伤已复,操控内力已经不再像之前一般艰难,运起须弥神功,温和的气息游走全身各大穴道,每游经一个穴道,内力便越发澎湃,畅快奔流。内力仿佛穿针引线,贯通所经穴道,相互联系呼应,最后达至前额的神庭穴。

    而散乱游离的精神力竟然随着内力的游走,全部如百川归海一般回归元神的精神之海。此时秦凌霄意无杂念,脑海尽归一点空明,心静如止水,双眼缓缓闭合,似冥想,似沉睡。其实连秦凌霄也不曾发觉,此刻的心如止水,竟然就使他达到了精神修炼中的最可遇不可求的至高境界——“无念”。

    不动如山,心如古井不波,超越生死之外。心静如流水,万物皆空,心随流水游,以心看尽万物。这,便是“无念”的奥秘。

    ……

    同一时间,依旧是另一个次元,轩辕宫大门外。

    应龙一脸肃然、恭敬地站在门前,有可能是在穿越空间裂缝的时候消耗了不少体力,加上战后不久,功力未复,所以脸上的疲惫尚未褪去,并且还能够清晰地听见他沉重的呼吸声。在他背后仍旧隐现五色神光,其中以木之绿光最盛,其次便是水之青色与土之黑色,而金、火两分身的光则较为暗淡,与另外三色相比直如小巫见大巫。五行元素相生相克,其中水、土生木,很显然,此时的应龙正借助水、土两分身的功力的方式来两元素来提升以恢复为主的木之分身的功力,试图及早会到巅峰状态。

    “嘎吱——”大门缓缓打开,一个一脸微笑、身着青灰色道袍、年约五六岁的小道童信步而出,对应龙稽首作揖,道:“主公与风后前辈已在麒麟殿内等候,应龙前辈,请随我来。”说着,小道童转身进入门内,应龙跟随道童而入。

    轩辕宫悬浮于九天之上,其面积甚至比地球上所有陆地的面积总和都要大上不止一两筹。整座轩辕宫主要分为四宫一殿,即苍龙宫、朱雀宫、白虎宫、玄武宫和麒麟殿。其中以位处东方之苍龙宫占地最大,并且气势最为宏伟,是为议事之所;南部之朱雀宫内则遍植奇花异草,虽无赤金草这类之神品,但是诸如生长亿年的九叶灵芝,已经化成人形、在不见边际的池子满池乱游的雪砻参娃娃等物却是随处可见;与朱雀宫类似,西方之白虎宫内则是珍禽异兽的天地,青鸾火凤、三眼碧睛蟾、金毛羚、九翼天龙,乃至极度阴损的九子母天鬼亦有存在其中;极北之玄武宫,又名决战阁,数不清的圆球悬浮其中,每一个都记载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终极决战,但是真正能够被轩辕黄帝拍案叫绝的却是寥寥无几。

    麒麟殿,应龙此行目的地,实际上并不存在轩辕宫之内,属于另一个次元空间,而轩辕宫内则有通往那里的唯一通道,除了轩辕黄帝之外,无人知晓其开启之法。其空间大小并不是很大,只有方圆百米左右的大小,可是此地却是整座轩辕宫最重要之地。因为这个地方是黄帝接见两大爱将风后与应龙之处,除此三人外,从没有任何人进入过这里。但同时,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这里收藏着四大圣卷之一、黄帝公孙轩辕的《圣武录要》,里面不仅有黄帝毕生所学之精髓,更有其对亿万年来所有亲身经历之大战、亲自面对之敌人的个人看法以及对各种战术、对手之武学的解释与破绽修改,其价值已经不是任何语言可以形容的。

    应龙在道童的引领下,来到了一个花园之内,花园之中,只有一条清幽小径贯穿而过。站在
>>>点击查看《无上之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