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秦末枭雄 > 秦末枭雄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五章摘刀(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秦末枭雄 章节目录 第五章摘刀(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荥阳地理位置在汉楚边界,发展按理应当比较滞后,可实际上,荥阳经济在汉朝地界可排第三,经济实力仅次于咸阳、洛阳,这归根结底还是汉王十年前就开始精心决策部署的结果。十年前,汉楚息战,各自开始养兵蓄锐,汉朝最先做的就是改制,在改制过程中,关于荥阳是否闭关发展,有两种不同声音,有人认为与楚国隔绝有利于保密,有人则认为发展更重要,最终汉王力排众议,赞同后者,选择改革开放之路。

    一个地方的富裕总会滋生一些纨绔子弟,荥阳也不例外。荥阳最出名的纨绔是那雍将军的独子,据说此人喜欢收藏名砚,哪怕家里早有三妻四妾,外加金屋藏娇更不下三十个,却本性难移,还热衷烟花之所,更以强·暴良家妇女为乐。他还有个癖好是喜欢吃窝边草,自诩风流倜傥,勾搭了不少荥阳达官显贵的妻妾,当然他也不会亏待这些达官显贵,常常把自家早被自己调教得比风尘女子还熟稔床笫之术的丫鬟美婢赠送对方,按他的话说这叫礼尚往来。

    落日时分,两辆马车缓缓驶入城内,入了城,一辆马车旁的一骑翻身下马,牵马步行,年轻女子皮肤黝黑,身姿傲人,头顶如今在汉朝比较流行的马尾辫。马车拐入一条巷道就被挡住去路,十几个汉子浩浩荡荡迎面走来,几乎堵住了本就不宽的巷道,双方就这么被迫停下来。其中一人扛着一个被五花大绑的妙龄女子,女子嘴上塞着一块布,无法说话,只能呜呜呜的挣扎,为首汉子是一只歪瓜裂枣的瘦猴,一双贼眉鼠眼瞧见了那位牵马而行的黝黑女子就挪不开了,视线在女子身上来回摇曳,猥琐说着不外乎小姐芳名芳龄几许家住何方这无赖泼皮惯用的伎俩。瘦猴见肤色虽然不够白皙但身段比身后刚劫来女子还要诱人的黝黑女子无动于衷,也没敢马上动粗,在雍府呆久了,识人辨事的本事还是有的,虽看这女子不像是大家闺秀,但她身后的两辆马车也足以说明女子的身份,马车虽然不如自家公子老爷的华丽,但也不是普通老百姓就能乘坐的,这女子多半是马车主人的扈从,搞不好还是练家子,只是这里是荥阳,是雍家的天下,一个外人,怕个球。瘦猴不动手归不动手,但想着身后有雍家这个大靠山,动动嘴皮子总是敢的,满嘴荤话,视线下流,引得周边帮闲喝彩。只是看到前方马车上走下一位相貌英俊的公子哥,下意识闭上嘴。

    林启年瞥了眼瘦猴身后那被五花大绑的女子,笑问道:“你们这是光明正大地强抢民女呐?”

    瘦猴扬了扬下巴,色厉内荏道:“关你鸟事!”

    贾嘻嘻踏出一步,作势要出手,被林启年拦了下来。

    林启年双手负后,对眼前无赖泼皮并无畏惧,悠悠问道:“你们身后靠山是谁?”

    瘦猴拇指往后指了指,狞笑道:“我劝你不要多管闲事,不然等下我这些弟兄把你那长得还算不错的脸蛋打成猪头脸就别怪我没有提醒在先。”

    林启年叹气一声,感慨道:“人呐,为什么总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呢。”

    林启年往后退一步,下一刻,贾嘻嘻一步踏出,冲向那十几号大汉。

    不到盏茶功夫,十几人就哭爹喊娘地倒地不起,被嘻嘻姑娘踩在脚下的瘦猴似乎还不心服口服,狠声道:“有种就别走,等我主子来了看老子不把你们一个个大卸八块!”

    林启年轻笑道:“搬救兵比后台?嗯,这很符合江湖规矩,叫人去请,最好请出像样的后台,可别让我失望。”

    瘦猴叫了一声狗蛋,身后横七竖八倒地之人中有一人踉跄起来,艰难地往来时方向小跑离开。

    在林启年示意下,贾嘻嘻回到林启年身边,默然不语。

    瘦猴踉跄起身,吐了口血水,恶狠狠盯着林启年,说着不外乎你等着瞧等下有你好看的发狠话语,林启年并未搭理,与下车的萧何打了声招呼。

    萧何笑问道:“其实你已猜出这些无赖身后之人是谁了吧?”

    林启年反问道:“萧总理不是也这么想的吗?”

    两人默契一笑。

    在这荥阳,能横着走的人好像也找不出第二个。

    任敖作为荥阳市记,他的品性林启年还是信任的,否则也不会把他安排在市记这么重要的位置上。

    刨去文官一把手,就只剩下一城之武将了。

    萧何没来由感慨道:“富庶之地,富庶之地,只是针对达官显贵而言罢了,对最底下老百姓而言,他们还是过着最艰苦的日子,古人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诚不欺我。”

    “这天下,何时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外不用受外敌侵扰,内不受恶霸欺凌,安安稳稳度日就这么难吗。”

    林启年一阵恍惚,没来由想起前世,轻声道:“哪怕日后天下真正太平,不再有战乱,可要彻底铲除恶霸之流,任重道远,地方官员一旦为官不仁,总会纵容恶霸之流的滋生,甚至为虎作伥,沆瀣一气,共谋利益,苦的还是当地百姓。”

    萧何叹道:“深有体会,记得两年前去洛阳考察时,就曾遇过今日类似情景,当时市记、县令都跟随在身边,可能当时怕我恼
>>>点击查看《秦末枭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