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武唐风云 > 武唐风云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一十九章 秭归(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武唐风云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一十九章 秭归(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待过了新滩,众人回望,不禁感慨峡谷行舟之艰难,好在众人齐心协力,倒也有惊无险平安而过。只是李客却开心不起来。

    原来当初白云子曾说起过要逆江西至秭归,听说那里沿溪北上可去往房陵。如今过了新滩,前面不远就是白狗峡,过峡即至秭归,彼处便是别离之地。

    白云子见李客神情失落,知其所思,便安慰道:“我一旧友,其工诗歌,曾做诗‘倚棹春江上,横舟石岸前。山暝行人断,迢迢独泛仙。’此诗暗淡凄冷,乃其生坎坷失意之写照。小友与我皆是凡人,无论去往俱在梦中,生离死别皆是常事,将来若是有缘,不妨同修自在之道。”

    这一路以来,李客常向白云子问起仙家故事,倒是露出不少学道之意,故白云子才有心点拨。

    李ke强做欢颜(前三字连在一起乃敏感词!),转而道:“秭归却是个人才辈出之地,有好风水。”

    每到一地,李客都会为众人讲述当地风土人情,是漫漫旅途中一趣事。

    见听众们竖起耳朵等着自己讲述,李客道:“屈子便是秭归人士,且看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政客可与其媲美?”

    白云子听到李客对屈原的评价,点了点头,而玉林和蔷薇则一脸迷惘。

    李客知两人不晓得屈子,心道:“这两少男少女年纪不大,也不是读书人,不知屈子,倒未有过。”

    “你们可吃过粽子?”

    “五月五吃粽子,有火腿粽,鲜肉粽,蛋黄粽,猪油粽,虾仁粽……种种皆鲜香软糯,口齿留香。”蔷薇拍手称赞。

    玉林听蔷薇一口气报出那么多种粽子,不禁腹诽:粽子不就是拿芦苇叶包糯米,煮熟沾糖吃吗?居然还有猪油粽?

    李客则笑道:“咱们吃的粽子却与屈子有关联。”

    “屈子是千年前的一个大诗人,官至如今的宰相,一心为国为民,却为人谗谤而遭流放,最后在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而死。百姓们不欲水中鱼虾损伤屈子身躯,便向鱼蟹投食粽子。所以后人为了纪念屈子,便在五月五吃粽子。”

    这是一个凄凉的故事,听了难免令人扼腕叹息。

    “这么说来,五月五吃的粽子乃纪念屈子爱国爱民之忠义?”玉林问道。

    李客点了点头,而白云子却开口道:“屈子有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可知其义理何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玉林仔细品着这句话“我的路在何方,将来该怎么走?是如屈子般舍生取义投身报国?还是跟随师祖师父他们,皈依佛门终老?”

    又瞧见一靓影,玉林心道“抑或做个逍遥散人自由自在?”最后则挠挠脑袋,摇了摇头,道:“路漫漫兮何求索?”

    白云子哈哈大笑:“你尚年幼,现在若脱口而出将来路,怕是信口胡诌了。”随后抬眼望向远山,道:“路漫漫兮慢慢来。”

    冲淡了伤离别,李客又道:“方才说屈子乃秭归人士,可知还有一个妇孺皆知的巾帼奇女子同样是秭归人!”

    “一个女子能和屈子相提并论?”众人心中都在质疑。

    古往今来,一弱女子能如屈子一般名垂青史的,屈指可数。史书上有载的,如妲己、褒姒、西施、吕后、赵飞燕等人,多是祸国殃民之辈,留的乃恶名。

    众人不可置信的样子,正中李客下怀。只见他哈哈大笑:“此女子乃王嫱,王昭君!我说的可有错?”

    白云子略微思索了一下,又点了点头。而玉林和蔷薇则嘀咕起来,随后便问道:“这个‘昭君出塞’,我们是晓得的,只知道王昭君是个大美女,这倒是妇孺皆知,但她又如何能与屈子相提并论?”

    李客则撇撇嘴:“屈子有才,昭君有貌,所谓郎才女貌,如何不能相提并论?且知在如今形容女子极美的词语里,‘沉鱼落雁’是最高规格。‘沉鱼’乃讲的西施,而‘落雁’则讲的是昭君。女子美艳倾城倾国,但以声色娱人,固然不能与屈子并论,只是昭君可不止美色。”

    “那还有什么?”玉林问道

    李客并未在意玉林打断他的话,又继续道:“你们听我慢慢道来!”

    “当初汉元帝欲扩充后宫,便派遣内官到各州县采选秀女。十七岁的昭君便被内使选进宫中。只是进宫的天下美人又何其多?皇帝哪有功夫亲自挑选?于是便要画师毛延寿择其尤美者,临摹制画进呈皇帝,最后则由皇帝钦点。

    只是这毛延寿乃贪鄙之徒,那些秀女为图晋身,便暗中贿赂毛延寿,让其特意画的更好,以期得到皇帝征召。

    昭君虽有天仙般美貌,亦有洛神般风采,但面对毛延寿的索贿却不为所动。

    谁料毛延寿因昭君不肯行贿,心生怨恨,便将所画的昭君图形在其双眼之下各添了一颗黑痣,更是在皇帝观画时进谗,说昭君面部黑痣乃大凶之象。

    如此一来,皇帝便不复召见昭君,遂与其失之交臂。而昭君只能留在宫中,作一个当值的普通宫女。

    不久,匈奴大单于遣使
>>>点击查看《武唐风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