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调教贞观 > 调教贞观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百四十八章 殿内说生意(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调教贞观 章节目录 第一百四十八章 殿内说生意(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一百四十八章  殿内说生意

    王宁安沉声道:“知道了?那你还愣着干嘛,还不快去。”

    王成竖起了大拇指:“少爷不愧是少爷,轻而易举的就将公主给拿下了。”

    “找打。”

    王宁安拿起了书本就往王成身上扔去,可是王成说完就转身离开了书房,书本只是仍在了门框上。

    而王成也很不巧,刚走出书房的们就迎面撞上了他老子

    王忠怒骂道:“毛毛躁躁的干什么?”

    王成缩了缩头,然后看到手里的账册道:“我替少爷将账本送到公主府去。”

    王忠一听就明白了,自家少爷这是在告诉大家,以后家里有公主负责。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对了,我这里有一封信,你给我寄了。”王忠从自己的怀里拿出一封信交给王成。

    王成接过信之后就逃似的离开了。

    王忠只是对自己这个毛毛躁躁的儿子无奈的摇了摇头。

    走进书房后,看到地上的书本就捡了起来:“少爷,这是怎么了?”

    王宁安笑道:“跟王成闹着玩呢,忠叔你找我有事吗?”

    王忠点头道:“少爷,今天又有好几人想要来跟我们换琉璃,我们还换不换?”

    “换,为什么不换?”

    “可是,将来一旦有大量的玻璃投入市场,这玻璃就不值钱了。”

    王宁安伸出一只手,阻住了王忠,道:“忠叔,你放心吧,我知道你是担心玻璃器皿大量的涌入市场后,大家会秋后找我算账。

    不过,你不用担心,我不但不会有事,还会成为一个受害者。这是我的计划,你去安排一下。

    记住要给这个人足够多的安家费,可以的话,让他的孩子跟着我们,一定要保证他们后半辈子一定是衣食无忧。”

    王忠看着桌子上的计划,眼神一凝,自家的小少爷什么时候那么有心机了?这城府之深,就算是老太爷也自愧不如。

    “怎么?有问题不成?”王宁安看到王忠发愣,不由的问道。

    王忠回过神来,道:“没有。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执行比较好?”

    王宁安想了想道:“在过一阵子吧。让大家高兴一下,不能这么快就让人家从天堂掉入地狱,尤其是突厥他们,朝廷还需要一年的时间休养生息,突厥也需要一年的时间来爆发内乱。”

    “那我现在就开始安排。”王忠说道。

    王宁安点了下头,然后将桌上的纸拿了起来,放到了蜡烛上点燃了。

    王忠对此没有任何看法,现在他只是想找一个忠心的人,来完成这个任务。

    ……

    李二看到账本后,心中非常的高兴,同时又有些不愉快,实要的太少了,应该要一半才对。

    “陛下,房玄龄和萧禹在殿外等候。”一个小太监进入甘露殿。

    “让他们进来吧。”李二沉声道。

    “是。”

    没过多久,房玄龄和萧禹走了进来。

    “微臣参见陛下。”

    李二道:“不用多礼了,你们已经知道了王宁安这几天的收入了吧。”

    房玄龄道:“微臣已经知晓了,一百二十余万贯,这个收入让微臣吓了一跳。”

    萧禹也不得不服老,道:“陛下,老臣自问没有王宁安的本事,愿意将户部尚书之位让与他,让其帮助朝廷增添税收。”

    房玄龄立刻出声阻止:“时文兄(萧禹的字),不可,王宁安虽然有才能,但是他还是太年轻了,没有经历过什么大事,而且心高气傲,从来不给人面子。

    想做就做,虽然到现在为止没有出什么大事,但是依旧已经成为了某些人的敌人。

    如果让他坐上户部尚书的位置,他的敌人做出一些事情来污蔑他,那么就算我们大家想要保他,也不是很容易。”

    李二也微微有些吃惊,按理说,萧禹和王宁安之间仿佛有些小矛盾。彼此都有成见。

    现在的萧禹怎么会退位让贤呢?

    “萧爱卿,这件事不要再提了。王宁安朕自有安排,朕让你们两个过来,是想问一下关于耕牛之事和国库。”李二说道。

    萧禹道:“陛下,所有的牛已经交由太仆少卿张岁管理。无需担心,至于国库,目前增加了十万贯左右,加上陛下的三十万贯,能勉强挺过两个月。”

    “恩,朕就放心了,不然朕都想抢劫王宁安了。”李二幽默的说道。

    “陛下何出此言。”萧禹的二愣子毛病又犯了,“陛下可是大唐国君,一言一行都是民之榜样,所以要谨言慎行才是,怎么可说出如此让天下人都唾骂的话。”

    李二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无名之火,想要发火却不能发火,因为他要当明君,所以只能忍着。

    他微笑道:“朕错了,萧爱卿骂的好,朕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陛下知错,乃是大唐之福,百姓
>>>点击查看《调教贞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