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武侠小说 > 长安十日 > 长安十日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百零九章 诸事太平(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长安十日 章节目录 第一百零九章 诸事太平(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子时的锣声响过,对此时的长安城整体而言却只是听个响。

    圣上有旨:自今日起五日内免宵禁,纳半税,严刑罚。

    对于百姓而言,自然是第一句要紧,毕竟除却春节,万寿节便是唯一免除宵禁的日子,何况单就盛况空前而言,万寿节丝毫不逊色于除夕;而对于商贾而言,第二句话的吸引力仅次于洞房花烛夜,甚至在本朝重视商贾的风气下要隐约高过金榜题名时,长安城的商税,从来都是居高不下的。

    可对于巡捕司和京兆府及一应守备而言,第三句却算不得什么好事情。于京兆府而言,武备监要整夜值守京兆府应急,三百精兵和七百府兵要分散各处巡防,京兆府百余名官、数百名吏,至少半人须得在岗;于巡捕司而言,本就被缉律司调去诸多人手,此时还要加紧功夫守着,偌大个巡捕司像座空城;刑部就更不用说,苏嵘在东市里绕了几趟,竟遇见几个镇守天牢的老朋友,不免也有些哑然失笑。

    “以往也不是没有过人手紧缺的时候,可怎你们几个也要干这苦力活了?”苏嵘看着几位打扮成府兵的旧友,一时间倒有些好奇。

    “这话问得好,”一个相貌硬朗,手持长枪的府兵打扮笑着道:“不过我们几个也是不清不楚。遣调我们暂充入府兵的,是司狱大人,他的性子老苏你也晓得,多问几句,说不定就不调府兵改掉禁军了。”

    另一个壮实汉子叹一口气,松了松肩甲,无奈道:“本想着今夜陪孩子出来走走,却不料临时来这么一出。”

    “临时?”苏嵘听出些古怪来。按理这种安排会提前数日告知有司准备,毕竟长安城中大小事宜都需小心谨慎,这种临时安插人手的安排,可不像京兆府一贯的作风。

    不过这二位却都也是一脸无奈,那壮实汉子苦着脸道:“牢里本清闲得很,如今却要满街地巡逻,若不是司狱大人严令不得擅动,我倒真想回家瞧瞧。”

    苏嵘笑了笑,正要再说什么,却听得头顶望楼处传来一阵呜呜声,浑厚清晰,是提醒府兵巡逻换岗的声音,那壮汉无奈地摆摆手,拾起地上的长剑挂在腰间,朝苏嵘一抱拳,又朝苏嵘身后的韦肃一抱拳,“老苏,小兄弟,改日见。”说罢,两人便大步离去。

    苏嵘笑着朝二人道声别,目送他们离去后,一直不讲话但瞧得出来有些局促的韦肃终于松了一口气,连声问道:“苏大哥,这便是神荼、郁垒二位前辈吗?”

    苏嵘笑着点点头,指出他一处口误:“神荼郁垒只是江湖名头,你穿着巡捕司官服,又在长安城中,当直呼姓名与官职,这般江湖习气太重的叫法,会让御史台忙活好些日子的。”

    韦肃不懂其中道理,只是点头称是,旋即又好奇道:“苏大哥,神荼……哦不对,是蔡前辈。蔡前辈和余前辈都是江湖名宿,却为何要扮作府兵巡逻?你们方才提到的司狱又是何人?”

    望楼上的声音有些烦人,苏嵘指了指远处,“边走边说吧。”两人于是快步离了望楼下。苏嵘一边走,一边笑着道:“你这话我倒是听不懂了,府兵又如何?”

    韦肃摸了摸脑袋,犹豫道:“倒也无不妥,只不过总觉得如此使唤二位前辈,很大材小用。方才望楼一有动静,俞前辈便匆匆离去了。”

    “这话倒也不为过,”苏嵘随意看着四周动向,笑着道:“他们镇守天牢,以朝廷来看不过是小小五品官,可依江湖来看,他们俩那可是罕有败绩的一流高手,你自然尊敬。你毕竟涉世尚浅,许多事情要换一换。”

    苏嵘话到此处,韦肃却有些不一样的意见:“纵使二位前辈在朝廷不过五品,但选官用官的道理,总不是胡来吧。”

    苏嵘颇为赞赏地点点头,笑着道:“不错,的确不能胡来。他们俩镇守天牢,名为五品,其实只听命于司狱和刑部典狱司,旁人是无权干涉的。至于为何要扮作府兵,却也不是京兆府安排,应当是时任司狱主持。”

    “那这司狱却到底是谁?”

    “是个奇人。”

    “奇人?”韦肃听出他话里有话,问道:“怎么个奇法?”

    苏嵘笑着摇摇头,并不答,只道:“巡捕司和刑部常有交集,你入司半年后就要负责押解犯人入天牢,到时候自然知道,这位司狱大人的妙处,我嘴笨,说不来。”

    韦肃好奇心大作,问道:“他武艺可高?”

    苏嵘面带思索,犹豫道:“不常与人动手,不过非要做个计量,倒是和周庭有些相似。”

    “周庭?”韦肃想了许久也没想出这是谁,苏嵘便笑着道:“以前的旧事了,你不必去管。若是用现在的人来比较,司狱的武功应当要高过时捕头一些。”

    这个比较就鲜明生动多了,韦肃不由得生出几分敬意,可敬意之后却还是糊里糊涂,因为他和时若闻相识不过数日,听他的故事听得不少,别的却几乎是一无所知的。他下意识看了一眼手里的名贵长剑,心想:昔日赵渊圭便是被时捕头击毙,想来时捕头的武功定然高明;却不知何时我也有这般功底。

    苏嵘不知他心中所想,却也察觉
>>>点击查看《长安十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