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唐第一逆子 > 大唐第一逆子目录 > 章节目录 第804章 引爆网络(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唐第一逆子 章节目录 第804章 引爆网络(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原来是这样的问题,那么他便回应说: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过程。它是一个收集、加工、输出信息的整体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写作活动是有阶段性的。大致可分为采集——构思——表述三个阶段。具体又可分为采集、立意、谋篇、用语、修改等五个环节。每个阶段和环节都有自身的特点、规律和要求。写作,也是一种文化艺术”

    “可有例子?”

    “那我便以《国风·秦风·蒹葭》为例吧。”

    “愿闻其详!”

    “《国风·秦风·蒹葭》之中有四个写作特点。

    第一、以景起兴,借景抒情。以景起兴,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诗的每一章开头都用“蒹葭”起兴,引出对“伊人”的追寻,用清秋萧瑟的景象来烘托主人公空虚和惆怅的感情。

    第二、重章叠句,回环往复。本诗所采用的重章叠句形式,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有一种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而且有层层推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

    第三、词汇丰富,富于变化。描绘蒹葭的繁茂,三章分别用“苍苍”、“凄凄”“采采”三个同义的叠词,表现道路的艰难。

    第四、意境蒙眬,含蕴不尽。其主旨含蓄,意境朦胧。“伊人”飘忽不定,给人以扑朔迷离、悠渺难测之感。其实,如果把“在水一方”视作一种象征,它就涵盖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

    ……”

    李愔的解释十分详尽,听得众人是如痴如醉。

    他从写法的方法展开了论述。

    要知道,古人教学东西,可是没有系统地教学的,只是靠着自己的经验来教学。

    对于一些专有的汉语名词,只有口口相授,却是不能系统地获得。

    让郑丽婉不由得赞叹道:“不愧是长安第一才子!“原来这其中还有这么多的道理存在。以后真是受用无穷!”

    不仅于她这样,苏玫更是学到了许多。
>>>点击查看《大唐第一逆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