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挽唐 > 挽唐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21章 最大的受益者(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挽唐 章节目录 第121章 最大的受益者(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因为张麒麟在跟着张俊一起查案的时候一直都是相当低调的,话很少说,露面的时候身边都是没有外人的。

    所以张俊在跟自己的顶头上司回报这个案件的时候并没有提及张麒麟,也没有人询问,就当他不存在一样。

    事实证明杨铿这位庶出的二公子的确是徒有其表罢了,到了大理寺刑讯的地方,还没等上刑呢,光是把刑具往他的眼前一摆,他直接就什么都招认了。

    自己虽然在母亲的指点之下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暗中发展,也的确是得到了一些县公的偏爱。

    不过在这个时代嫡长子和庶出之间可是有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的,再加上自己的母亲完全就不是正派县公夫人的对手。

    都已经二十多岁了,县公在爵位这件事上依旧没有偏向他多少。

    所以在这个年纪上,杨铿慌了,看着自己的母亲作为一个妾室,几乎每天被县公的正室百般欺凌,他终于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做出了这么一个相当周密但歹毒的计划。

    首先冬梅因为夫君新纳了小妾,整日吵闹,跟他的兄长关系直接恶化了。

    借着这个机会,杨铿一点点暗中接近冬梅,一开始的时候还不过是跟她互诉衷肠,之后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在一点酒水的作用之下,俩人战在了一处。

    这一次之后,俩人食髓知味,几乎每有机会就会厮混在一处,杨铿更是在一个夜里在床榻上跟冬梅保证,一旦她能够帮助自己确立爵位的传承,以后她冬梅就是杨铿的正室。

    冬梅也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竟然直接就相信了他的话,并且对杨铿言听计从,把自己的远方亲戚交给杨铿,让他按照杨铿的吩咐去做。

    她只知道杨铿想要暗害他的兄长,但至于具体怎么暗害,一开始的时候她是并不知道的。

    直到杨府嫡长子死了,冬梅有点惊慌失措的找到了杨铿询问的时候,杨铿才承认了他之前一直在做的事,并且让冬梅放心,自己已经把一切都处理完了,不会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杨铿自然的确也是这么想的,而且他知道就算是有人找到了什么证据,这些证据也都会指向冬梅,而不会跟自己扯上关系的。

    他是万万没想到,最终让自己败露的竟然是自己屁股上的那块胎记,造化弄人,莫过于此了。

    这整个的作案过程也被写在了张俊的卷宗上,通过大理寺呈报给了李隆基。

    而此时距离李隆基之下下达的一个月之内破案的时间,也不过才过去了十几天而已。

    虽说是个李隆基下完了命令自己可能都忘了的事,但得知自己责令一个月破了的案件,半个月左右就被拿下了之后,李隆基对于大理寺还是大加称赞了一番的。

    这里面获益最大的,自然也就是张俊了。

    虽然没有立刻得到官职上的提升,但按照现在这个情况,一两年之内张俊的官职上到五品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破了皇帝责令的案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

    就算是有这种机会,也不是什么人都敢于去尝试的,一旦没成功,这辈子也就不会有啥成就了。

    是夜,李隆基躺在自己宽大的床榻上,杨玉环正坐在他的身边,轻轻的按摩着他的额头,李隆基闭着眼睛享受着,如同往常一般。

    “贵妃啊,国忠最近有没有跟你提及到清溪县公的事?”

    李隆基忽然没头没尾的问了这么一句话。

    “陛下,每月我出宫的时候,兄长都会去看望我,朝堂上的事他的确是不少打探的,不过这个清溪县公,我却没怎么听说过,这等爵位的人,兄长应该也不至于问我吧?”

    “这个清溪县公,在朝堂上没什么官职,但是之前府里死了个嫡长子,依靠着自己的爵位闹腾到朕这里来了,前一阵子案件倒是破了,不过朕听说这个清溪县公跟你们杨氏一族还是同宗同族。”

    李隆基就好像是在跟杨玉环闲聊一样,提出了这个同宗同族的事。

    “这我倒是未曾听说,这个清溪县公应该跟兄长也没什么联系,不然的话兄长一定会在我面前提起来的,在长安城里的杨氏一族就我们兄妹几个,再无旁人!”

    听杨玉环这话说的斩钉截铁,李隆基点点头,不再多问,只是说道:“如此看来,你兄长应该是没参与到这案件之中,这么看,大理寺还是有点能耐的。”

    李隆基提到了大理寺,让杨玉环眼睛一亮,她忽然之间想到了在王忠嗣的府中张麒麟的话,当时就好像是明白了一点什么。

    “陛下这么说,莫非大理寺的破案能耐还是不错的?”

    “那是自然,大理寺虽然不是什么升迁快的衙门,但我大唐不少实干的官吏都在大理寺任职,跟那些个日日就知道大放厥词的御史言官们相比,可不知道强了多少。”

    杨玉环之前几乎没敢李隆基说过大理寺的话题,所以李隆基对杨玉环多解释了一句大理寺的情况。

    “对了,陛下提到这破案,我前几天在纤纤的府邸里倒是听她跟我说过一
>>>点击查看《挽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