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挽唐 > 挽唐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01章 奇人(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挽唐 章节目录 第101章 奇人(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公子莫不是在说笑?”

    张麒麟竟然在这样的情况下说自己想要到大理寺任职,这让张俊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对查案感兴趣是一回事,但是真的从事这个差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大理寺虽然在长安城有一定的地位,但工作量和危险系数几乎都是最大的。

    张俊长的五大三粗,可不是他自己乐意的,而是不练就一身小小的本事,说不定哪天自己就死在案发现场了。

    不光如此,有些案件还会涉及到一些就算是大理寺和刑部联合起来都奈何不了的人物,这对于他们如何抉择是十分有讲究的。

    一旦选择错了,就算是案件办的再漂亮,自己也可能会受到无妄之灾。

    张俊在大理寺已经任职多年了,亲眼目睹过不少不过的官吏因为办案而得罪了人,仕途停滞不前,甚至直接被提出了长安城,在偏远之处蹉跎一生。

    总之,这么一个很可能是费力不讨好的地方,特别是对于张麒麟这种年轻气盛的人来说。

    “自然不是在说笑,说实话,我之所以选择来张府赴宴,不光是因为大理寺的缘故,司直的底细,我也曾简单的探查过,在我确定了司直就是一个刚正大理寺司直,身后并无什么靠山,这才前来,如此,司直该当知道我的心思了吧?”

    张俊在的长安城官场上也算是混了十多年了,当然知道张麒麟的意思,人家这是摆明了不想要站队啊!

    “切,还不是怕所托非人,随意的赴宴被人拉进什么不太好的阵营里去?也怕到了李相亲信的府邸,露出自己是王忠嗣的人给人家留下什么把柄,不过你真的一心想要到大理寺来,找我父亲就对了,以他的探案能力,若非不想找个靠山,怕是早就至少是大理寺寺丞了。”

    叼着一根的羊排的张南玉再一次插嘴说道,不过马上就被张俊呵斥的闭上了嘴。

    “司直怕也应该知道,我中了进士之后,有心人是一定会调查我的底细的,我跟太守走得近的事,早晚都会被人知晓,司直若是不想要趟这遭浑水,今日就当我没来过,也是无妨。”

    张麒麟这并非是客气客气,面对一个没有站队的六品官,他当然不能强行把人家跟自己绑在一起。

    虽然他到张俊的府邸来的确有着自己的目的,但该有的人品还是得有的。

    张俊也没立刻回答他,而是放下了筷子,暂时陷入了沉默。

    这个时候张南玉也没再插嘴,而是静静的吃着喝着,她显然明白自己父亲的这次决定多少还是需要一些勇气的。

    “公子这个年岁的人,我曾见过不少,其中不乏学识渊博之人,但有公子这样的胆识和想法的,公子却是第一个,这件事,我不为李相或是王忠嗣,就是为了大理寺,也愿意帮公子。”

    张麒麟倒是没想到,区区六品的一个大理寺司直,竟然有如此的魄力,但既然这个时候就让他给赶上了,自然就是好的。

    “如此,就多谢司直了,只不过就算是我在吏部栓选的时候表明了自己要去大理寺任职,也不知吏部能否应允啊。这其中的过程,还请司直解答一番。”

    张俊虽说不过六品,但当年也是进士出身,对于这一套柳城起码还是相当熟悉的。

    “唉,我们大理寺看似有些实权,但几乎每年都没有进士会进入大理寺,大理寺补充的人员,多为外地回来的官吏,又或者是上一年风评不怎么好的官吏,谁都明白,在大理寺是个得罪人的差事啊!”

    “那岂不是说,我要是表达出了想要到大理寺任职的想法,吏部和大理寺都会应允?”

    “话是这么说的,但公子可要想好啊!到大理寺之后,不管身份地位,跟那些入了翰林院的学士相比,可是不可同日而语啊!”

    张麒麟知道,张俊这是变相规劝自己,给自己科普知识呢。

    翰林院是个什么地方,是开元年间李隆基亲自设立的,可以说是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之处。

    这个地方虽然听起来不太明白是干啥的,但当初李隆基选擅长文词的朝臣入居翰林,那是为了起草诏制.

    到了现在他年纪大了,已经逐渐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了,任职者称为待诏,还有专门的地方居住,可以说是深的皇帝信任的人才能进去。

    按照李隆基一贯的作风,张麒麟身为这一次进士里年纪最小的,绝对是有机会能进去的,在翰林院待上三年五载的话,再出来可就不一样了,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心中所想,可能司直今日还知道,但我若是能进了大理寺,司直早晚都是会知道的。”

    张俊叹息一声,开口说道:“公子你是今年的进士,若是进入了大理寺,当能比其他的官吏职位略微高一些,但依我看,因为超不过八品啊,从八品的大理寺评事,恐怕就是最适合公子的官职了,不过以公子的学识,总归是吃亏了些。”

    “那不知司直跟大理寺的几个主官,关系如何?”

    “大
>>>点击查看《挽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