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挽唐 > 挽唐目录 > 章节目录 第83章 他去如何(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挽唐 章节目录 第83章 他去如何(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哼,以他的性情,这辈子都得在汉阳太守的位置上反思了,这么多年,朕还是了解他的。”

    显然,对于王忠嗣,李隆基还是有一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的。

    “陛下有没有想过,这一次哥舒翰攻打石堡城遭遇了如此的天灾人祸,是不是不该用哥舒翰此人当陇右节度使之职?”

    李隆基闻言叹息一声,缓缓说道:“除了哥舒翰,还有何人能当得了此职位?如今在朝为官的人物,哪个都不能打仗,朕总不能让北衙的禁军将令去陇右道打吐蕃人啊!”

    显然,对于大唐如今不管是兵力还是将令都集中在边关的现状,李隆基是知道的。

    但他对大部分的地方还是相当的自信的,他认为那些边将还是怕自己的,对大唐,他们是绝对不敢有任何的二心的。

    “陛下有没有想过,再给王忠嗣一次机会?”

    杨玉环神秘兮兮的说出这么一句话,李隆基皱眉问道:“什么机会?”

    “陛下不是想要把石堡城攻打下来吗,咱们不如就再给他王忠嗣下一道将令,让他代替哥舒翰去攻打石堡城,当然可以先不给他陇右节度使的职位,等到他真的能攻下石堡城再说。”

    其实就在两天之前,长安城的医者从陇右道已经发回来了消息。

    在哥舒翰的军中的确是产生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发源的疫病,不过他们的医术还是可以的,在不长的时间之内就把疫病给控制住了,算是没给大唐添麻烦,所以李隆基才能这么放松的看省试考生们的考卷。

    不过石堡城没打下来,也的确是李隆基的一块心病,杨玉环忽然之间提到了这么一个提议,他皱着眉头就思索了起来。

    “以他的性情,就怕他会再一次不识抬举啊!”

    李隆基这么一句话,马上就让杨玉环意识到了他对于王忠嗣应该还是抱有一些期待的。

    她略微犹豫了一番,但是想到了之前张麒麟在她面前那笃定的神情,于是低声说道:“陛下可以试一试,他若是真的不识抬举,干脆这个汉阳太守也不让他做了!”

    李隆基半天没有吱声,过了一会才说道:“朕知道你是看到纤纤这孩子可怜,想要让王忠嗣恢复地位,让纤纤她们能回到长安城来,但你还是不了解王忠嗣啊!也罢!做个汉阳太守还是不做什么官职了,左右他还有着大唐的爵位,那是大唐对他过往功劳的肯定,朕是不会剥夺了的。”

    “如此,陛下是愿意给他一次机会了?”

    “你提出此事之前朕还真就没想过他,不过既然没有人可用,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万一他真的接受了朕的将令,论起带兵打仗,还真就没人比得上他了。”

    “陛下说的打仗,我倒是不懂,我只知道一旦王忠嗣能给大唐立下功劳,就去了陛下的一块心病,也算是给纤纤这个孩子一个交代,我兄长的事,我从未求过陛下,今后也不会,但纤纤这孩子,我实在是不忍心。”

    杨玉环说到这,泪水已然在眼睛里打转了。

    李隆基见状赶紧把她紧紧的搂在怀里,轻声说道:“贵妃的心实在是太善良了些,朕会按你说的去做的,纤纤是个好孩子,要是没有她,你刚到兴庆宫的时候也不会如此顺利,这些朕都懂。”

    杨玉环没有继续往下说,她也明白,以自己和李隆基之间的关系,说到这个程度已经是极限了,而李隆基既然答应了自己,他也就会这么去做。

    但杨玉环心里还是有一点不敢确定,王忠嗣的性情他也是知道的,之前拒绝过一次的事,是不是真的能如张麒麟所说的那样欣然接受,她总归是怀疑的。

    不过张麒麟已经跟她说过了,这件事要是成了,是不用给他消息的,更不用约他相见,毕竟以杨玉环的身份,万一跟张麒麟相见的事败露了,张麒麟的大唐生活基本上就宣告结束了。

    按照之前她和张麒麟的约定,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筹谋针对安禄山的那个计谋。

    虽然可能会冒一点风险,但张麒麟当初说的也十分明白,要是他安禄山真的对杨玉环一点僭越之心都没有,对大唐一点图谋都没有,这个计策自然也不会生效,算是准备了个寂寞。

    不过一旦他真的心怀不轨,这个计策的作用可就大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就是现如今杨玉环的心思。

    她自然希望安禄山真的是她和李隆基心里那个铁憨憨,但事实却极有可能并非如此。

    五天之后,礼部、吏部和尚书省的主官几乎全部集中到了兴庆宫,这是李隆基宣布这一年进士人选的日子。

    当然,李隆基身为皇帝,脸还没大到大包大揽的直接把人员和名次给定下来了的地步呢,按照他的说法,召集这些人来,是为了跟他们共同商议此事。

    “诸公请看,这是朕从礼部送过来的尚且看得过去的考卷中选取的十六人,这十六人,不说有经天纬地之才,能把难度如此高的五言诗写到这个程度,也算是不错了,你们过目一番,看看朕选的如何?”

    这些人都是李隆基面前的老
>>>点击查看《挽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