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挽唐 > 挽唐目录 > 章节目录 第57章 已在局中的贵妃(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挽唐 章节目录 第57章 已在局中的贵妃(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杨玉环是了解李隆基的,她明白李隆基真正在乎的是什么,更明白王忠嗣的没落绝不简单的是因为党争。

    她把李隆基愤怒的缘由告诉了王纤纤,已经是从她的角度来看能最大力度的帮助王纤纤了。

    王纤纤摇摇头,说道:“父亲跟陛下之间的感情我可能并不了解,但我能了解的就是父亲着实是一直在为了大唐往来征战,父亲就算是在汉阳太守的位置上,也会为了大唐鞠躬尽瘁,至于陛下的愤怒,就靠时间来消磨吧!”

    王纤纤显然不想要为了自己的父亲辩解,杨玉环无奈的叹息一声,她也不知道李隆基和王忠嗣为啥非要如此,为啥就不能各自退下去一步。

    “纤纤的性情,倒是跟我有几分相似,只不过我现在身处兴庆宫中,倒是也不惧怕那些流言蜚语,纤纤往后的日子,就要难上不少了。”

    杨玉环一边轻轻的抚摸着王纤纤的头发,一边叹息着说,她本希望能借着这一次机会帮着王纤纤找到一个不错的夫君,从而在这方面上帮一帮她,但之前的对话王纤纤明显就已经拒绝了这么一个机会,这让杨玉环多少有点伤感。

    “贵妃能做到如此的置身事外,当真让人佩服,只不过贵妃的兄长杨钊能逐渐上位,宫外面也都传言是借助了贵妃的力,虽说我知道贵妃不是那样的人,陛下也明白,但众口铄金,贵妃能看开这些,就是我所不及的。”

    王纤纤这话看似是在安慰杨玉环,但杨玉环听完了之后,却更加伤感了。

    她和李隆基之间虽然感情相当好,但李隆基当年得到她的方式的确也算不上地道,她虽然只不过是配合了一番,但在不少大唐必行的眼里却依旧跟荡妇无异。

    这是杨玉环十分在意的一件事,而现在,得知自己在一丁点都没干预李隆基朝政的情况下依旧被世人跟杨钊联系在一起,让她更加苦闷。

    “的确是如同陛下所说的,只缘身在此山中啊!杨钊的确是对我有些恩情,但我已然还完了他的恩情了……”

    “贵妃既然在此位置,得了陛下的恩宠,杨钊这样的人自然会趁着贵妃受宠在宫外做一些事,贵妃与杨钊的关系,是铁打的事实,贵妃想要脱离已然是不可能了,就像我一样,我是父亲的女儿,这是无从更改的试试,覆巢之下无完卵,这就是我的命罢了。”

    王纤纤看似又是在说自己,但杨玉环听完了心情却也不由得沉重了几分。

    她觉得自己这段时间在兴庆宫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好像是在自欺欺人,李隆基把很多朝堂上的事都时不时的跟她说一说。

    许多事她都是知道的,杨钊在朝堂上深得李隆基的恩宠,最近又刚刚把名字改成了杨国忠。

    这些虽说都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但要是没有自己的话,杨国忠也不可能成为现在的杨国忠。

    但的抛开自己和杨国忠的关系不说,杨国忠的经历和为人她是知道的,一旦他执掌了大唐的一些权柄,他做的只能是比李林甫更加的过分。

    大唐在这样的人手里会变成什么样,杨玉环从未想过,因为她不敢。

    大唐是李隆基的大唐,她是李隆基的贵妃,在听了王纤纤这貌似说这无意的几句话之后,杨玉环心里有些迷茫了。

    自己显然是有着影响李隆基判断的能力,但她却一直都没有应用这种能耐,现如今到底用不用,用在什么地方,她疑惑了。

    大唐现如今的确是盛世,按照李隆基的说法,只要自己把无为而治贯彻始终,这样的盛世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但通过几天跟王纤纤的接触,杨玉环渐渐开始对李隆基的话产生了怀疑。

    李隆基已经不知道多久没有出巡过了,杨玉环更是几乎从未见识过近年来长安城之外的景象。

    按照王纤纤的说法,汉阳这样各方面都不错的州郡,百姓不过也就是能勉强安然度日罢了。

    在李林甫主导的朝堂上,官吏们为了让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高兴,已经不太去管百姓的死活了。

    好在开元年间大唐积累下的资本还算是不错,但这样的资本能支持几年,就是说不准的事儿了。

    王纤纤每每感慨自己的父亲在汉阳一郡的地方都还相当的费劲,得不到任何朝堂上的支持的时候,杨玉环总是能联想到李隆基询问她一些自己的用人和决策的时候,她不自觉的点头赞同。

    她也是读过圣贤书的,朝堂上的那些朝臣她也是时常能见到的,但她从未真正给出过任何自己的意见,纵然她明知道有些事对百姓不会有任何好处,有些人并非是贤德之人。

    在之前的杨玉环的理解里,贤内助的意思就是对李隆基的决定和他的想法鼎力支持,不该自己过问的事就不要去过问。

    但通过这几年相处下来王纤纤有意无意的描述,杨玉环觉得大唐这样一日不如一日绝对也是有着自己的原因的,自己身为大唐唯一的贵妃,起到的并非是国母的作用,而是顺水推舟,甚至有些事是在助纣为虐。

    转眼之间,王纤纤在兴庆宫里就待了三天了,这三天
>>>点击查看《挽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