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挽唐 > 挽唐目录 > 章节目录 第53章 陛下知道的不少(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挽唐 章节目录 第53章 陛下知道的不少(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战报的传递是很快的,一般都是在途中换人换马,用最近的路程,最快的速度传回长安城。

    李隆基听说这件事,就是从这个哥舒翰直接给他发来的战报。

    “哥舒翰这第一战,看似倒是不错,能一战就杀敌如此之多,也算是没有辱没咱们大唐西北将士们的能力了。”

    李隆基已经这么大岁数了,没什么精神头分析这一战打到这个时候到底是占了优势还是没有,只不过是机械性的看了看伤亡的数量。

    要是按照这个数量,拿下石堡城应该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

    “我大唐西北的将士,自王忠嗣起,不是就十分勇武吗?哥舒翰是王忠嗣一手带出来的,就跟那些陇右道的将士们一样,自然会战而胜之。”

    陪在李隆基身边的依旧是杨玉环,不过从来不怎么掺和这些事儿的杨玉环却在这个时候提起了好几次的王忠嗣,让李隆基稍微有点的没反应过来。

    “王忠嗣要是按百姓之间的说法,那可是朕的养子啊,他的一切都是朕给的,四镇节度使,朕对他的信任比自己的皇子更甚,但他却忤逆了朕,贵妃现在提起他来,朕也依旧是相当的痛恨。”

    李隆基并不是个不开明的人,但当皇帝的时间长了,谁都有点自己的逆鳞,李隆基也不例外。

    他的逆鳞就是不能忤逆了他,当然这一点一般人都是能看出来的,比如说李林甫,在外面在厉害,只要你到了李隆基的身边跟小猫一样听话,那一定就能心想事成。

    不光是他,杨钊和王鉷他们几个也是一样,只不过手段还没有李林甫那么高明罢了。

    他说的也是没毛病,自己的几个儿子因为犯了这个忌讳都已经死了,养子犯忌讳了没死就已经不错了。

    “妾虽然不懂打仗,但却也知道当初陛下之所以痛恨上了王忠嗣是因为他不肯出兵策应攻打石堡城,当初他也是给自己来过战报的,分析了攻打石堡城之后对我大唐的诸多害处,只不过这些书信不知道何故,陛下并未收到,等到从哥舒翰的手里得到了王忠嗣当初一起写下的一封书信佐证的时候,他在牢狱里已经快要被折磨致死,陛下这才有些愧疚的将其贬为汉阳太守,为何没收到他的书信,陛下也未曾查探。”

    杨玉环没有不说的意思,而是一股脑的把这些往事都说了一遍,这倒是让李隆基没怎么想到。

    杨玉环说的那件事,除了他们俩之外任何人都知道,当初自己的确是不准备管王忠嗣了,他明白以王忠嗣和李林甫之间的关系,自己只要不管,他就是个死。

    “贵妃,朝堂中的事,你向来是不管的,今日这是怎么了?”

    李隆基发现了杨玉环的异常,平常的时候,这些事她的确是不管的,现在却忽然之间说起了这些,显然是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有感而发。

    “我听闻,王忠嗣的小女儿王纤纤因在汉阳县受不了思念长安城之苦,孤身回到了王忠嗣的府中,我在长安城里朋友不多,这孩子之前最是与我投缘吗,想到了她,这才有感而发罢了。”

    杨玉环说完了之后还抹了抹自己脸上沾着的眼泪,显然她的重点不是王忠嗣,而是那个打她进入兴庆宫以来就市场跟着她的小女孩。

    李隆基的后宫里不止有杨玉环一个妃子,他也并非是每一夜都在杨玉环这过夜。

    在杨玉环刚刚受宠的那段时间里,不少的漫漫长夜都是在王纤纤这个孩子的陪伴下度过的,当初王忠嗣被李隆基贬出长安城,杨玉环就忧郁了良久,这些李隆基都是知道的。

    他并未因为杨玉环提到了这些而气愤,而是叹息了一声,说道:“让那孩子过来陪陪你也好,祸不及家人,王忠嗣的长女不也是在洛阳城过的不错吗?他的公子要是能继承他的衣钵,朕也会重用的”

    “陛下要是这么说,我明日就去王忠嗣的府中,跟纤纤相见,让把她接到这宫里来陪陪我。”

    “无妨,她还并未婚配,接进来也没什么,王忠嗣官职不过是个太守不假,但是他的爵位不是还在吗?”

    杨玉环这才漏出了一丝微笑,不过她的稍微回想了一下李隆基之前说出来的话,总觉得有哪里好像有点不对,他对王忠嗣应该是一丁点都没了解了,为啥还能把他长女的事了解的那么清楚呢?

    不过杨玉环只关心王纤纤,对于王忠嗣并不十分关心,稍微想了一下,就拜谢了李隆基,之后整个人都变得兴奋了不少。

    夜里,兴庆宫的各个大殿之外也是相当的宁谧,杨玉环已经挂着微笑在李隆基的床榻上睡下了。

    但李隆基却披着自己的衣衫离开了床榻,走到寝宫的外间,在那里,一个隐匿在暗处的身影不知已经等了多久。

    张麒麟着实是过了一段时间相当悠闲的生活,知道他得到了石堡城传回的消息。

    这样的消息并非是保密的,而他们这些准备着应试的人对这样的消息更加的感兴趣,毕竟国家大事,在合适的时候还是可以在试卷上写上一笔的。

    最先让张麒麟得知这个消息的不是王震的书信,
>>>点击查看《挽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