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汉从种田开始 > 大汉从种田开始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百九十四章 愿为陛下效死(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汉从种田开始 章节目录 第一百九十四章 愿为陛下效死(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张然的话音刚落,周围群臣纷纷侧目而视,看着张然稚嫩的面容,群臣们神色各异,抚须含笑有之,面露讥笑有之,有个别心比较善一点的,看向张然的目光中不禁微微带了一丝惋惜之色。

    反应最为剧烈的,还要数前方跪坐着的董仲舒,在张然开口的那一瞬间,董仲舒整张脸都黑了下来,尤其是感受到周围群臣传来那阵阵疑惑的目光,董仲舒的一张老脸都不禁浮现出几丝尴尬之色。

    张然是他举荐的,朝廷的礼仪也是他教导的…出现了这种意外的情况,董仲舒自然难辞其咎。

    想到这里,董仲舒不禁在心底谓然一叹道:“少年人性格跳脱,心直口快,有惊人之举实属平常…且让老夫代他向天子请罪吧!”

    然而,还没等董仲舒起身,张然这边又在群臣讶异的目光中,朗声说道:“臣闻去岁,长平侯奉天子令,将三万骑出云中,击匈奴,千里奇袭高阙塞,一战而夺之。其后,神兵天降至于陇西,于野战中击溃匈奴,逐白羊,楼烦王,俘敌数千,牛羊数百万,复河南地。

    经此一战,大河(黄河)南北,尽归我大汉。一扫汉兴七十余年之颓势,雪百年之耻,复高祖吕后血仇,解长安兵锋之危!

    尝闻陛下言:“寇可为,我复亦为。寇可往,我复亦往。”臣以为,漠南一战,匈奴人应当明白,也已经明白!今日已不同往日,匈奴人能够打过来,我们大汉同样也能够打回去!

    臣诚以为,英明神武无过于陛下,英勇善战无过于长平侯!有陛下运筹帷幄,长平侯必能决胜千里之外,彻底击败匈奴人,扬我大汉之天威!”

    “哈哈…”听了张然的话,御案后的天子开怀大笑,爽朗的笑声传遍宣室殿内外,令群臣侧目不已。

    听到天子的笑声,本来正欲起身的董仲舒也轻轻舒了一口气,脸色重新又恢复了之前的从容。

    笑了足足有十几秒钟,天子微微收敛神色,面含笑意的对下方不远处的卫青打趣道:“仲卿啊,张卿之言,朕深以为然!仲卿以为何如?”

    卫青面色平稳如旧,缓缓起身,对天子拜道:“青不过领军之劳,有此胜,全赖陛下运筹,将士用命,岂敢言功?”

    天子闻言,不禁微微摇头道:“仲卿啊!你还是如此谦逊…罢了,罢了!朕也不难为你了!”

    说着,天子刘彻将目光投向殿内笔直站立着的张然,微微一笑道:“张卿之言,甚得朕心!今朕赐汝良驹一匹,利剑一柄,弓弩矛戟若干!待卿加冠,为朕击匈奴,何如?”

    张然闻言,神色一肃,躬身对天子拜道:“愿为陛下马前卒,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纵使马革裹尸亦不悔!”

    ……

    朝会上,张然的出现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这番插曲过后,宣室殿内很快又回归了正题。

    当董仲舒的那份疏奏,在三公九卿等两千石以上官员手中传阅完毕之后,天子又再次征询了众公卿们的意见。

    继丞相公孙弘以及大农令郑当时之后,御史大夫,少府卿等诸人也纷纷对此疏奏表达的赞同之意,三公九卿几乎一致同意,应当在关中及北方诸郡推行宿麦种植!

    不过,当天子问道,应该让谁来负责推行宿麦轮种之事时,朝堂之中顿时又陷入了新一轮的争夺之中。

    群臣之中,有人提议应交于丞相公孙弘总揽此事,由丞相府公告天下,责令各郡国官吏推行此事。

    有人说,此事理该交由大农令郑当时全权负责,令各郡县农官,力田,传授庶民宿麦轮种之术,进而推而广之。

    还有提名,御史大夫,内史,太仆等诸人的,凡是只要沾点边的,都想从中捞一杯羹,分润一点功劳…

    但唯独没有任何人,提及董仲舒或者张然的名字,就仿佛这两个献策之人,根本就不存在一般。

    张然这边倒还是无所谓,反正他年龄小,又没有任何资历可言,基本是不可能参与这种事情的。也根本没人会同意他来负责这种关乎国家兴危的大事。

    但是,董仲舒可是天下闻名的贤人,公羊学派当之无愧的的领袖级人物,无论是个人威望,还是履历都足够了,又是献策人之一,但偏偏就没有一个人举荐他…

    “这也太惨了!”远远看着董仲舒神色渐渐木然,张然都不禁升起几分同情之心。

    眼见群臣争论不休,天子渐渐失去了耐心,直接点名道:“朕意任命董卿为麦田使者,于郡国推行宿麦轮种,诸卿以为何如?”

    汉代无论是取官名还是封侯取名,一向都是简单粗暴,比如说,负责北方粟米种植的官员,名为搜粟都尉。负责南方水稻种植的,名为稻田使者。理所当然的,负责宿麦种植的,也应该叫做搜麦都尉或者麦田使者啥的。

    不过别看这麦田使者名字不咋地,但它可是正儿八经的两千石高官,其地位仅次于九卿,而且权利也很大,对于董仲舒来说,绝对是高升了!比他那个两千石诸侯王相国可要强多了!

    董仲舒有举荐之功,本身又比较了解宿麦种植之事,
>>>点击查看《大汉从种田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