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三国:皇子伴读,皇宫签到三十年 > 三国:皇子伴读,皇宫签到三十年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十七章 儒道之争,绵延大汉数百年(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三国:皇子伴读,皇宫签到三十年 章节目录 第二十七章 儒道之争,绵延大汉数百年(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大皇子要求道,学道,问道。

    乍一听,挺恐怖,可仔细想想,倒是可以理解。

    大皇子刘辩,从出生起就寄养在道人史子眇身边,故而…大皇子还有一个称呼“史侯”。

    跟着道士这么许久,耳渲目染,自然对道家学说更感兴趣。

    陆羽很理解这位大皇子的心情。

    可关键是…

    大汉自武帝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何况,面前的这位蔡夫子,乃是帝国太学的总长,儒门的翘楚,岂能讲道家学说?

    摇了摇头。

    陆羽心里捉摸着,也为难蔡夫子了,这位大皇子似乎…不好伺候啊!

    反观蔡邕,一缕胡须。

    的确颇为为难…

    不过,总归是大儒,肚子里面墨水多得是。

    大皇子的要求,他倒不是不能满足。

    “大皇子既然对道家感兴趣?那老夫这节课索性就讲讲…咱们大汉儒门兴,道门没落的缘由。”

    唔…

    儒门兴,道门没落。

    这下子,不光刘辩,就连陆羽也很感兴趣。

    看到大皇子刘辩眼睛睁大,满是好奇的模样。

    蔡邕又是一缕胡须。

    “近年兴起的黄巾起义,看似是一场叛逆之举,可实际上这却是帝国的儒、道之争引发的。”

    咻…

    陆羽和刘辩洗耳恭听。

    对于刘辩而言,很新鲜哪,从来没人跟他讲过什么儒道之争。

    对于陆羽而言,整天除了签到,就是吃饭、睡觉,日子挺无聊的。

    听听夫子讲课也不错,大有一种磕着瓜子,喝着饮料,听百家讲坛中《易小天品三国》的既视感。

    思虑间,蔡邕的话继续传出。

    “大汉初年,高祖借鉴秦代暴力改革而亡的经验,加上汉初民生凋敝,遂将道家衍生的‘黄老无为’思想作为治国之本,历经文、景两朝国力渐丰,道家功不可没!”

    “可到武帝时期,武帝进取之心渐丰,转而以儒术缘饰法治,‘霸王道杂之’。”

    “再加上,儒家中的董仲舒提出全新的儒学观点君权神授——天是至高无上的主宰,君主受命于天,统治百姓,违抗君主就是忤逆天意,可以被剿灭!”

    “另一方面,天的意志会通过人间的自然现象体现,若君主忤逆天意,也会被降下灾异,提醒君主反省。”

    讲到这儿。

    刘辩打断道。

    “切,本皇子算是明白了。”

    “说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那么具体哪些人解释灾异,又有谁提醒皇帝?还不就是你们儒生?”

    “我说儒门怎么一越就取代了道家!原来如此啊!”

    讲到这儿,刘辩站起身来。“得了,就讲到这儿吧,接下来的无外乎是你们儒家怎么打压道家,激起道家的反抗,故而有了黄巾起义。这些,本皇子都没兴趣。”

    一番话脱口,刘辩挥了挥手。“走了,走了,本皇子累了,要休息了。”

    说话间,大皇子刘辩已经走向了寝居。

    一干下人急忙跟了上去,打算伺候皇子休息。

    没曾想…

    咚咚咚!

    几个声音传出。

    无有例外的,所有仆人均被大皇子踢出门。

    “本皇子不需要你们伺候,有多远滚多远去!”

    霍…好暴躁的脾气。

    陆羽目睹了这一幕,不由得摇了摇头。

    得了,这皇子不喜欢人陪在身边,正好,他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陆羽还不愿意去多招惹他呢。

    “唉…”

    蔡邕摇了摇头,感叹道。

    “想不到,皇长子竟是这副秉性!”

    俨然,这一次,蔡邕失望了。

    他收拾了下随身的书箱,满面的愁容,就打算离开。

    “夫子…”

    却在这时。

    陆羽拦住了他。

    “夫子何不继续讲下去呢,大皇子多半是累了,可这课还没讲完。”

    “不如,夫子讲给我如何?”

    “待得明日清醒了,我再复述给大皇子。”

    说实在的,陆羽挺想听的。

    甚至…他隐隐觉得这儒道之争远没有想象中的这么简单。

    黄巾起义虽然被镇压,可这会是道家斗争的结束么?会是道家企图覆灭王朝的结束的么?

    又或者只是一个开始呢?

    陆羽想从蔡邕的话中得到更多的信息。

    毕竟,他可是见识过道家妖法的强悍;

    毕竟黄巾起义贯穿了大汉数十年,可不仅仅因为张角、张宝、张梁的死而终结。

    既然来到这个时代,就应该充分的了解…

    “你对儒道之争也感兴趣?”

    蔡邕望向这个跟刘辩差不多大的
>>>点击查看《三国:皇子伴读,皇宫签到三十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