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纪元1701 > 纪元1701目录 > 0081章 初探本土(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纪元1701 0081章 初探本土(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纪元1701

    0081章初探本土

    在朝鲜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庄不鸣心里略有不快,不过这也没办法,北海夏国立国太短,对朝鲜的影响仅仅限于通商和部分矿产合作,而且北海的移民过程得到过朝鲜的默许和暗中帮助,这份人情还需要还上。庄不鸣不打算对朝鲜动武,至少短期内没必要动武,朝鲜是名义上伪清的藩属,与伪清的所谓龙兴之地近在咫尺,一旦有大举动,伪清的注意力会影响北海夏国的决策。对倭国则不一样,倭国偏处海中,伪清对倭国缺乏了解,也没有海洋意识,加之倭国盛产稻米,是整个远东地区除本土外最大的稻米生产地,足以供应百万大军的数年军粮,因此灭倭国不会引起伪清的强烈反应,同时还能获得稳定的军粮供应。除此外,倭国的人力资源对初兴的北海夏国十分重要。

    与庄不鸣悻悻然相比,小淑顺很快乐,在北海夏国一直在庄不鸣身边,饮食种类丰富可口,还有慧妹的体贴照顾,做邻居的军属大婶大嫂对她一向很友善恭敬,比起原来在朝鲜小王宫里面的没身份没地位,简直是天堂一般,这次回国看望了久别的生母,更是让她满心欢喜。在朝鲜呆了近半个月,庄不鸣派出手下最有学问的侍从官,拜会朝鲜的各实力派官员,以北海商人的名义赠送花布彩绸,钟表,观赏刀具等珍贵礼物。像崔应犀这种最了解北海的官员,和小王子李昑,收到礼物后,不仅回赠了高丽参、金银器、白麻布等回礼,还亲自到庄不鸣下榻的馆舍回访。庄不鸣盛情设宴款待,再次赠送北海产燧发枪和双筒猎枪各一支,这是经过镶金错银,加螺钿装饰的礼品枪,实战性能一般般,不过确实非常漂亮。北海生产的酒类很多,以酒精为名大批出口的劣质高度酒就是主要的出口货物,不过北海军队限制军人饮用高度酒,服役期的军人,通常仅允许饮用果酒或啤酒,以免醉酒误事。宴会上,庄不鸣用济州岛新建啤酒厂的冰镇啤酒把两个朝鲜高官灌得肚圆,正逢六月天热,喝大量啤酒后放水,感觉极爽。从庄不鸣这次招待这二位喝啤酒,两人回去大大吹嘘,朝鲜朝廷上下,纷纷遣人购买,庄不鸣这次是临时起意,啤酒只在探索号的冷库里面带了不多自用,忽然发现了新的商机,原来有些沮丧的心情大大转好,随即密令电报济州岛,尽快组织快船运输大批啤酒到朝鲜王城汉阳。啤酒的批量生产成本很低,也不需要长期储存,从济州岛到朝鲜王城汉阳,距离不远,加上朝鲜朝廷特批公文,所有进口到朝鲜的啤酒免税,从这年开始,冰镇啤酒成为朝鲜王城汉阳的一道消夏新饮品。

    啤酒船刚到,庄不鸣匆匆收拾行装乘探索号返航济州岛,一个来自本土的新闻把他叫了回去。据逃亡济州岛的本土商船船员报告,本土松江府华亭县大海商张元龙被伪清江苏巡抚张伯行以海盗罪名下狱治罪,张元龙属下的大型远洋船队的近百名船主船长被拿捕下狱,不久张元龙及其属下十二名船主船长被严刑拷打,加上伤病不得治疗,死于监狱。张元龙的庞大船队灰飞烟灭,船员四处流亡逃散,经济州岛的北海武装商船派出首次接应,已经从松江太仓一带招募本土船工上百人,今后是否继续招募本土船工,请速速上报,尽快定夺。

    庄不鸣得知此信,忧郁心情一扫而空,十分兴奋的急令济州岛,派出专员,重金招募流散的本土船工。尤其据有江海行船经验的老水手和具备建造大型远洋船只的船工,有多少招多少,所有招募资金,由庄不鸣亲自掏腰包付现金。以往北海商船队,基本不向本土直接运货做生意,一个原因是避免过早被伪清沿海地方当局注意,另一个是本土商船,尤其江浙闽粤的本土海商势力庞大,一旦北海商船队与这些地方潜在实力极大的本土海商发生直接竞争,很可能被打击报复。这次伪清官府自己消灭这些本土海商,一下子使得本土商船势力大大衰落,给了北海商船队以宝贵的介入时机,同时,本土海商必然会寻找更安全妥善的海运通道,这样北海商船队就从本土海商的竞争者,摇身一变为合作者,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北海行营哨探处,派出了最优秀的一个间谍小组,派往江南对张元龙一案做调研,目的并不是为了给他张元龙鸣冤昭雪,而是从这个轰动江南的案件中,调查伪清对海贸的态度和政策趋向,评估本土海商的政治经济实力,为北海夏国对本土的渗透做好先头准备。在伪清朝廷和两江官员还在为张元龙一案的是非纠葛争吵不休的时候,来自本土华亭县的长篇电文已经发到驻泊济州岛的探索号,庄不鸣和随行的哨探处首领周不二,一起仔细研究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密电。密谍一方面收买了伪清两江与案件相关的很多小吏,从他们手里取得了张元龙案件的调查过程全部副本抄件,这个工作相对难度比较低,请吃请喝加塞钱,就是拿到几个手抄件,过程很顺利,毕竟这件事不属于保密的军国大事,坊间流传的各种消息很多,这些小吏拿出手抄复件没什么风险。另一个是寻找案件的相关人等,这个就麻烦了,很多张元龙船队的主事要么被抓,要么潜逃,就算找到一些人,也往往不肯实话实说,生怕是官府的探子。还是庄不鸣下令重金招募水手船工的命令起了大作用。
>>>点击查看《纪元1701》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