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科幻小说 > 马前卒(校对) > 马前卒(校对)目录 > 章节目录 第449部分(第1页/共4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马前卒(校对) 章节目录 第449部分(第1页/共4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范影,召集你手下堪用的人员,我再给你调拨五十名卫士。”

    “卑职遵命。”

    闵若兮转头看向瑛姑:“瑛姑,明日晚间,你可要大显身手了。”

    瑛姑抿嘴一笑,“娘娘且放心,包管他们一个也跑不了,不知娘娘是要死的,还是要活的。”

    “向连要活的,宁大公子的人要活的,其它的齐人,统统杀无赫!”闵若兮凤目中煞光闪现,“想要搞事情,就得付出代价。乐公公,明天你跟着瑛姑去。”

    “娘娘,奴才是奉皇命随侍娘娘左右的。”乐公公一愕。

    “本宫需要你保护什么?明天那边才是重头戏,我不希望有一个走脱。毕竟除了瑛姑和你,鹰隼那边也好,还是卫士中也去,出类拔萃的高手可没有。范影,你也不过是刚刚跨过七级门槛吧?”说着话,闵若兮转头看着范影。

    范影有些羞愧的点下头:“臣惶恐。”

    “在鹰巢做事,武道修为的高低,倒并不是最重要的。”闵若兮一笑:“你们统领武道修为很高吗?可他照样威震天下。”

    范影抬起头来,两眼放光。“娘娘,卑职懂了。”

    “好好做事去吧!”闵若兮一挥手道。

    周立听着也是兴奋起来:“娘娘,末将武道修为倒也过得去,可否前去助一臂之力?”

    闵若兮笑道:“你可不行,泉州是你的老家,不管是宁氏还是胡逸才以及其它的那些土豪绅贵,你都会很熟悉,明天,你可得充当知客,我这场宴会可要办得热热闹闹的。”

    “臣明白了!”周立笑了起来,他倒是想知道,明天当宁知文得到消息之后,会是怎样的一张嘴脸,他已经隐约猜到了皇后娘娘的意思。

    泉州城内,一处别院之内,鬼影副指挥向连对于大明皇后闵若兮突然出现在泉州却是震惊万分,这一次,他们鬼影没有收到任何的情报,谁也没有想到,闵若兮居然会通过水路,神不知鬼不觉的便到了泉州,而更让他警惕的是,是出现在泉州港的那艘巨大的三层楼船。明国,开始在发展水师了吗?

    大齐可有千里海疆,但因为大齐国策秉承了前唐时期的国策,封闭海域,这使得原来庞大的水师,在百年之后,已经没落得不像样子了,连勃州周氏,泉州宁氏这样的大海盗头子的实力也要比本国水师强。

    一旦明国有了一支水师,那大齐千里海疆,可就成了一个筛子了,一念及此,想要收复宁氏的念头更是如同野火一般的熊熊生长起来。

    第九百三十八章

    宴无好宴

    大年初二,夜幕初下,泉州驿馆所在的街道顿时热闹了起来。其实从昨天开始,泉州驿饱所在的街道就被封街了,郡兵们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对于往来行人盘查得极是厉害,当然,昨天大街上也看不到什么人。毕竟是大年初一,所有人都基本上猫在家里。

    庞大的太平舰昨日靠到港口,大楚昭华公主回国省亲的消息,已是在泉州城传开了。今日晚间,昭华公主将在驿馆设宴待客,几乎所有的泉州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接到了请贴,当然,这个请贴是由泉州郡守胡逸才准备的,昭华公主不过是用了一个印而已。

    公主设宴,没有人敢推托不来。而且这位公主还不是一般的皇帝国戚,那可是大明如今的皇后娘娘,大明建国虽短,但这几年却是打出了赫赫威风,兵甲之利,令人恐惧。再者,对于这些人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个机会,能在这样的大人物面前留下一个善缘,总是一个好事。

    周立今年换下了将军甲胄,改穿了一身文士衣衫,亲自站在大门口迎客,不过就他这个独眼龙形象,即便是改头换面,也改不了他身上那种凌凌的杀气。

    他在泉州以前可是一个名人。

    当胡逸才与宁氏家主宁知文双双联袂而来之时,驿馆的大门终于缓缓关上。

    外面虽然冷风似刀,但大厅之内却是温暖如春。整个驿馆为了今天晚上的宴会,可是将一楼的大厅完全腾空,可即便如此,摆上了数十张案几之后,大厅之内仍是略显拥挤。昭华公主自然是高居上座,左右两则,分坐着泉州郡守以及主薄,往下先是各级官员。在这样的场合,那怕宁知文被称为泉州隐守,但却也只能坐得远一些,毕竟他的身份,是乡绅,没有官职的。

    昭华公主笑容满面的看着济济一堂的客人,心里却在盘算着今天能弄到多少军费,目光缓缓掠过,在宁知文脸上稍作停留。

    宁知文自然是知道今天这场宴会的真实目的的。他不在乎钱,如果能用钱在昭华公主面前结一个善缘,那自是极好的,特别是在看到了现在停靠在港内的那艘巨舰之后。

    一个国家如果下定心决要做某一件事情,其迸发出来的能量,不是一个家族能够想象的,你这样的巨舰,宁氏也不是想造就能造出来的,造船的技术他是有的,但相应的投入,却是太大,对于现在的宁氏来说,完全是用不着。已有的三艘楼船,已经能满足宁氏的需要。

    宁知文清楚,明国既然能造础第一艘来,那在不久的将来,
>>>点击查看《马前卒(校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