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托塔李天王 > 托塔李天王目录 > 章节目录 第917章 出兵郑国(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托塔李天王 章节目录 第917章 出兵郑国(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此时郑国之所以还能坚持,就是因为新郑乃是早年立国之时建立的都城,无论是坚固程度,还是防御能力都是在诸侯国之中,可以数得上的。

    不仅如此,郑国在最关键的时刻,郑国的公子皖临危受命,负责指挥新郑所有的军队,而且这个公子皖也是一个狠人,他不畏刀兵弓矢,亲自在新郑的城头指挥,与守城的士卒同吃同眠,丝毫没有公子的架子,一时之间,郑国军队士气大阵。

    而且郑国也舍得个守城士卒银钱赏赐,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巨大的金钱的诱惑之下,原本羸弱的郑国守军,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斗热情,此时郑国都城之中,还有近五万的军队,加上一众的民壮,虽然是疏于训练,但是还是抵挡住了宋国、卫国、许国、滕国四国联军。

    其实宋国之所以能坚持到现在,还与此时的宋公有关,这宋国的国主不知道怎么想的,可能是要在自己的小弟卫国、许国、滕国三国面前展示一下“周礼”,对郑国攻击之时,根本没有什么夜袭等手段,在攻击之前,都会击鼓三通,以示要进行攻城。

    而其麾下司马子鱼曾开口劝宋公,这宋国的司马子鱼可是宋公的亲兄长目夷,让其一鼓作气,持续攻城,以车轮战之姿态,迫使郑国投城,可是却并没有被宋公采纳,而且不仅是没有错采纳目夷的意见,这目夷还被宋公斥责为“无礼”。

    “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不鼓不成列。”

    听了这宋国宋公的这原话之后,不论是成得臣,还是王禅,都觉得十分的差异,特别是王禅,在李靖传承给他的记忆之中,有一句与这几句截然相反的一句话,那便是“兵者,诡道也!”

    在王禅心中,这李靖曾经也是殷商士气的滨海侯,也是天下最大的诸侯之一,为何这宋公受的“礼”与李靖的观点截然不同呢?
>>>点击查看《托塔李天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