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唐朝第一道士 > 唐朝第一道士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三百八十四章 决定无人可变更(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唐朝第一道士 章节目录 第三百八十四章 决定无人可变更(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

    “多谢皇后挂怀,哪日得空了,我定把小花带来让皇后调教调教。”钟文恭敬的回应道。

    皇后的这一席话,已经算是给钟文交了一个底了。

    从话里行间,就能表明,他是代表着李世民,而非她自己的意见了。

    况且,一来就提小花,这已然是说明了这件事情,要给小花一个交待的了。

    至于这是不是李世民的意见还是长孙皇后她的本意,钟文也懒得去猜了,因为已经没有那个必要了。

    随后,长孙皇后与着钟文说了几句话后,直接往着长孙无忌他们这些文官们走去。

    而此时,长孙无忌他们,早已是从地上爬了起来,看着走近前来的长孙皇后。

    “大家的心思,圣上已是知道了,昨日朝议之时,大家的混战,难道还没打出个结果来吗?要是大家心里还不明白的话,要不,你们在这里再打一架如何啊?”长孙皇后一开口就指出昨天朝堂上的混战来。

    更是表明了她不是来请这些文官们进宫城去议事的,而是过来传递李世民的话来了。

    “皇后,吐蕃使团的人不能杀啊,真要是杀了,两国必然会起战事的啊,皇后,还请赶紧劝阻圣上啊。”魏徵又是躬身,又是作揖的说道。

    “是啊,皇后,吐蕃使团真的不能杀啊,一旦杀了,我唐国的边境,必将会起战事的啊,到时候必将生灵涂炭啊。”长孙无忌这个哥哥,见到自己的妹妹都来了,心中想着这是不是一个机会,在魏徵的话一落之后,就开口请求道。

    “皇后,老臣请求皇后劝诫圣上,……”

    “微臣恳求皇后……”

    “……”

    随后,各文官集体向着长孙皇后你一言我一语的说道,语气急切且又带有一丝的警告之意。

    站在长孙皇后的钟文,瞧着这些文官们,心中只有冷笑。

    而不远处的武将们,却像是无事人一样,看着这些文官们的嘴脸,或多或少的,心中都带着些许的不屑。

    文官不喜战争,而且还是经历过这么多年的战争,而且,战争在他们的眼中,那是生灵涂炭,那是尸横遍野。

    可谁又喜欢战争呢?

    没有谁喜欢战争,也没有谁愿意见到战争。

    武将们虽愿意去打仗,只不过他们需要用这样的手段,来障显他们的地位,障显他们的能力。

    一来算是让皇帝知道,他们还未老,还可以打仗,还有用;二来也是为了提升他们家人的地位;三来,更是让天下人记住他们,这个天下,是他们这些武将们打下来的。

    当然,还有别的原因在其中,但基本都是以利益为中心的。

    而文官们呢?

    他们选择不战争的原因,基本都是以儒家的思想为主,主导天下和平,推行儒家思想,禁固天下人的思想。

    再加上推行所谓的仁政,以文人为中心,攻击所有非儒家学说的一切妖魔化的东西。

    至于外敌,能谈就谈,不能谈就赔钱割地,或者和亲的手段,来达到他们所谓的止戈于纸约之上,成就他们的好名声。

    可这名声在当时虽好,也能使这些人的名声达到一个鼎峰。

    可谁又知道,绝大部分的后人,对这种做法行为,都是嗤之以鼻,都是把这种做法行为定性为卖国求荣的行为。

    史书之上记载的和亲、赔款、割地,说来说去,无非就是思想的碰撞,无非就是当朝时的文与武的争斗。

    而此时,唐国当下的现状,虽有些不如意,但整体上是大好的。

    突厥已经散乱,颉利可汗已死,最大的敌人已经不在了,而此刻了大的敌人,也就只有吐蕃国了。

    可当下,文官们依然不愿见到两国起战事,而武将们却是磨刀嚯嚯。

    李世民是谁?

    是一个有雄心的霸主。

    如果有可能,李世民绝对会新自上阵,杀进吐蕃。

    可现在如何呢?一样的头疼,一样的没办法。

    就连这些文官们的做法,他都只能选择退避三舍,不希望与这些文官们碰撞,哪怕他的这个小舅子,他都不想面对。

    ……

    “你们的想法,你们的意思,圣上都知晓,如今,我唐国虽需要休养生息,但对于外邦人在我唐国京城作乱,如果不能做到律法严明,那又有何能向天下人交待呢?难道你们希望圣上的圣名,就在此事之上被天下人给诟病吗?”长孙皇后听着所有文官们的言语之音,心中也是无奈。

    不过,再无奈,她也得好好安抚这些文官们。

    “做皇帝不易,做一个好皇帝更不易,以前你们也没少向圣上谏言,圣上如何对待的?是选择不听还是不采纳?都没有吧!你们每一个人的谏言,圣上都有详细问过,如合理,都会采纳。”

    “就此事而言,在这样的大是大非之事上,而非因为那些人是吐蕃国的使团,就放任不管,那我唐国的律法为何要制定,为何又要施行呢?如
>>>点击查看《唐朝第一道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