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授予敦武郎(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授予敦武郎(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王有擅自动了辎重中的火器,这件事可大可小,虽然只是出现在了奏折的最后面,但只要能够出现在奏折中的事情,显然得重视。

    赵佶发现,这样的情况似乎在大宋从来没有过,到底怎么办,他是一点儿也没有想法。

    提到这个的时候,钟粟倒是来了兴趣,一个牧民出身的军士,成为了一名小小的校尉,在面对一百多契丹军士攻击的时候,动用了辎重里面的火器,全数消灭了契丹人。

    这件事情从头看到尾,简直充满了奇迹。

    本来在人数上就没有什么优势,王有显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才会动用辎重队伍中的火器,也正因为他动用了其中最为夸张的防狼喷雾,才将契丹人尽数解决。

    防狼喷雾虽然不是大杀器,但却属于小众冷门武器,制作成本较高,而且数量有限,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所以在军中配置有严格的要求,可不是人人都有的。

    之前狄云飞带兵攻打奉圣州,登上城墙的那批人都配备了防狼喷雾,虽然有些人战死了,但事后打扫战场的时候全部进行了回收。

    这东西就算流出去,契丹人也无法逆向研发,倒是不担心,只是因为属于特殊武器,最好保持一下神秘感,这样对契丹人也是一种持久的心里威慑。

    事实上,在攻打西夏的时候,防狼喷雾就被西夏人当成了种师道在做法,其实直到现在,李乾顺也不知道大宋的这种武器是怎么回事,说是种师道作法,他觉得显然不太可能,但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他也说不清楚。

    其实在奉圣州一战后,这种极为诡异的武器已经在契丹军中传开了,也看不清楚对方做了什么,反正就是一团红色的雾气,然后便觉得喉咙痛痒难当,瞬间失去战斗力,严重的会当场窒息而死。

    侥幸活下了的几个人,几乎也有类似的描述,说是感觉眼睛鼻子嗓子里面似乎被通红的火炭烤过一般,但到底是什么情况,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契丹皇城司倒也很卖力,从西夏很快便打听到了一些消息,西夏人的说法是,那就是宋国军人的一种妖术,当时他们见到作法的人是种师道。

    这种说法一开始也有不少人觉得匪夷所思,因为第一个说出这种话的人,其实就是为了流量,但传着传着,便会经过一番艺术加工,最终变成了一种无法以常理推断的事实。

    当皇城司将这个情况告诉耶律延禧的时候,耶律延禧再次觉得,自己就算不会被大宋人给干死,也会被郁闷死。

    大宋搞出一些威力很大的火器也就罢了,毕竟炸药的数量不可能是无限的,战事只要拖下去终究会用得所剩不多,大宋不可能永远源源不断地用炮炸。

    可现在出现的这种奇怪的武器到底又是什么鬼?居然一团红雾喷出,然后军士纷纷倒地,简直太过分了。

    皇城司的人有时候虽然不是很靠谱,但这些消息可是出自西夏人之口的,想必有一定的可信度。

    只是,这战场上做法的打法,似乎仅仅出现在某些古籍的记载中,难道现在大宋能够做到实战化了?

    看现在的情况,大宋不但在发展火器,还在修仙,这么玩下去,契丹还能依靠什么?

    骑兵固然厉害,但在那些不可捉摸的超自然力量面前,完全不值一提。

    还有就是,西夏人的话到底靠谱吗,这个还真不好检验,比较契丹在大宋的妖法下还是活下来了几个人,这几个人居然也不能完全说清楚是怎么回事。

    耶律延禧分析到这里,感觉已经进入了死胡同,总不至于专门派人去送死探虚实吧。

    再说,鬼知道大宋人会在什么情况下做法,万一他们不做法,派去的人不就是肉包子打狗?

    不过耶律延禧还注意到了另外一个重要的信息,按照西夏人的说法,作法的就是种师道,可是这次攻打奉圣州,种师道压根就不再,带兵攻打的将军是一个叫狄云飞的青年将领。

    不对啊,大宋的古籍中似乎记载有一种秘术,可以千里之外取人首级,这可了不得。

    耶律延禧想到这里,不自觉地摸了摸下巴,自己这个大好头颅留着还有用,再说自己还年轻,还有很多坏事没有来得及干呢,白白送了性命就太可惜了。

    耶律延禧还一直梦想,如果有朝一日能够来一趟大宋汴京,还有机会享受一下宋人女子,现在看来,这个理想很难实现了。

    不过,“千里之外取人首级”毕竟只是一种传说,如果真有那么神奇,大宋这一百年早就爆发了,不可能等到今天。

    再说,如果真有这样的秘术,自己的头恐怕早就没了,说明秘术的施展还是有诸多限制,暂时也不需要过分担心。

    对了,还是那个问题,如果种师道不能千里杀人,那么大宋军中难道还有人也会吗?

    这可就麻烦了,如果大宋有很多人都学会了,那岂不是杀人如探囊索物一般?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但又不知如何应对,该如何是好?”

    萧奉先心中已经有些慌乱了,如果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