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打劫(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打劫(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暮色苍茫中,一支契丹人悄悄摸索到了宋辽汴京。

    其实这里已经属于云中范围,只是大宋占领云州不久,所以防范措施做得不够好,所以他们才能混进来。

    这支小队用的依然是老办法,他们还是假扮成了一支商队,只是不方便携带过多的武器,只能带一些防身匕首之类。

    宋辽边境现在已经是战区,商旅其实已经不多,他们也算是想尽了办法,还花了不少钱才走到这里。

    “看到前面的那条路了吗?宋国的火油炸药粮草都是从这里过的,咱们就在这出山坳等着,两天后就会有一批物资送来,咱们直接截下,可惜的是带不走,只能就地销毁。”

    这支契丹人的首领说道。

    “将军,得手之后我们该怎么做?”

    一名手下露出担心的神色,对契丹皇城司的情报,他们还是很有信心的,只是大宋现在已经展示出了强大的肌肉,对于完成任务后能不能活着的问题,必须考虑清楚。

    “你怕了吗?一切早就安排好了,咱们迅速完成任务,然后就地分散,往后都是契丹商贾而已,宋国总不至于将所有的契丹商贾都抓了吧?”

    “将军说得有道理!”

    “大宋人还是有两下子的,你看那灰突突的驰道,都不知道用什么材料铺设的,马车压在上面都留不下痕迹。”

    契丹人首领叹了口气,不由自主地说了一句。

    他想到了很多,契丹最近流年不利,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这次出来执行任务,虽然说风险很大,但有些事情总得有人去做,貌似一搏,如果成功了,那也算是大功一件,至于失败的后果,想也没用。

    事实上,耶律延禧现在都快抑郁了,这两个月的时间,大宋进攻的步伐几乎没有停下过。

    钟粟的推断没有问题,在大宋猛攻幽云十六州这些地方的时候,契丹在稍作抵抗之后,发现大宋的进攻势头简直就是锐不可当。

    朝中一番商议之后,认为大宋此时兵锋正锐,而且他们只是夺回幽云十六州,似乎犯不着不要命地抵抗。

    既然如此,那就适当抵抗一番,然后再看大宋下一步的行动。

    打仗这种事情,谁也说不清楚谁是怎么想的,而且有些想法其实也是在变化的。

    契丹高层清楚,虽然这样的做法有些消极,但契丹人却不傻,他们的想法就是不断拖长大宋的补给线。

    因为按照以往的做法,大宋在物资补给上一直是短板,从后勤补给上对付大宋,才是釜底抽薪的做法。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契丹高层才意识到大宋疯狂修筑马路的用意,原来为了商业贸易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真正的想法就是为了方便战事的物资运输。

    其实在契丹高层,耶律余睹等少数人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契丹人总体乐观地认为,大宋是没有胆量直接对他们下手的,最多也就虚张声势一番。

    知道宣布对契丹断供后,契丹高层才感觉到了一丝不妙,对耶律余睹的火器监才稍稍给与了较大的支持。

    只是,顽固的契丹人依然认为,这就是一个骑兵为王的时代,对于西夏被干掉的教训,大多数人都觉得那只是西夏的愚蠢和无能。

    如此一俩,对于耶律余睹火器监的支持力度还是不够大。

    其实到了那时,就算以举国之力来发展热兵器,契丹也来不及了。

    就算忽略钟粟的存在,大宋本来在火器的发展上就比较领先,再加上钟粟强势介入,而且一搞就是好几年,契丹拍马也追不上了。

    到了这个地步,契丹不管怎么做都已经晚了,他们已经丢失了亡羊补牢的最后机会。

    大宋后来的行动已经证明,他们可不仅仅是为了收回幽云十六州而已,在拿下了幽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地方后,显然没有停下进军的步伐,直到奉圣州都已经被攻下后,契丹高层彻底震惊了。

    可震惊流是救不了当前的恶劣局势,还得想一些实实在在的办法。

    随着奉圣州的陷落,完全靠着武力上的正面对决,似乎已经有难度了,但战争这种事情,阴谋阳谋一个都不能缺,只要让对方失败,手段之类的完全不重要。

    经过一番密谋之后,契丹高层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想办法破坏大宋的补给线。

    他们倒是想到了一个不错的思路,那就是既然大宋人善于玩火器,那便意味着补给物资里面必定会有火油炸药之类的,想要自己带着引火之物去烧大宋的物资实在太难,那就干脆就地取材,最好大宋人的运输队伍中粮食武器都有,反而省去了很多麻烦。

    这个想法的确很不错,所以才有了眼前的这一致契丹小分队。

    这些人很快便悄悄安顿下来,同时派出了十几个人作为斥候打探大宋的运输队伍。

    契丹皇城司的情报还是比较准确的,他们在这处山坳里喝了两天的西北风后,终于等到了一支大宋的运粮队伍。

    运输队到底押运哪些物资,契丹人也不清楚,但只要想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