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丝绸之路硬化工程(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丝绸之路硬化工程(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蔡王赵似成功了,也算是彻底甩掉了心里的包袱。

    他简单准备了一番,便向着河西之地出发了。

    这一段时间中,河西之地乃至整个原来西夏范围,一直在发生变化。

    先有李乾顺被押解至汴京封为“康乐公”,然后又有西夏流亡贵族被团灭,其余的很多地方已经放弃了抵抗,或者直接跑路,或者在大宋军刚来便举白旗投降。

    种师中和种师道分别在西线和东线继续推进,种师中已经占领了沙州,西线已经被他彻底控制。

    种师道的军队抵达了后世的乌海市范围后,西夏人已经彻底放弃了一切抵抗,但他的任务并没有结束,继续向西便会抵达黄河“几”字上面一横的位置,那里才是真正的一片沃野,集中了大量肥美的耕地,才是大宋百姓感兴趣的东西。

    越到北边,原西夏人的反抗意志越加薄弱,大宋已经逐渐摸索到了一些经验。

    其实真正说起来,那便是大宋军队只要把原来的西夏人当人看,那他们便没有了反抗的理由,只会更为顺遂。

    真正说起来,他们只是西夏百姓,是党项人,原来的西夏统治者要发起战争,一直想从大宋手里捞好处,所以错在西夏统治者,西夏百姓完全是被拉去当炮灰的。

    把他们当人,他们便不会去反抗,这个逻辑并不复杂。

    国家灭亡,国君被俘,就连最后的香火都保不住了,那些各地零散的守军已经不知道该忠于谁了。

    如此一来,大宋轻而易举便接管了。

    至于资源的重新划分,只要给他们活路,已经是天高地厚之恩,战败者当然要有战败者的自觉。

    而且这些西夏原著居民发现,大宋人明显特别会做事情,对他们的安排甚至有些“周到”。

    大军开到,只要不抵抗,那便能做到秋毫无犯,其实秋毫无犯针对的仅仅是普通百姓,至于那些曾经骑在大家头上的家伙,则会被毫不留情地揪出来,他们的财产也会被重新分配。

    种师道最初对这样的做法不以为然,只是因为出自钟粟,他还是在坚定地执行。

    但很快他发现,这些看起来并无高明之处甚至有些拙劣的做法,居然被大多数西夏百姓喜闻乐见。

    钟粟在后世太有经验了,华夏某伟人正是用这种方式让无数劳苦大众团结起来,最后缔造了一个强大的国家,这样的做法在大宋同样适用。

    不过,种师道只是确定一个大体的方向,真正具体的事情,还得依靠大宋派出的官员,还有各种各样的人才。

    这一段时间以来,汴京大学的学生也算出尽了风头,几乎每个学院的学生都派上了用场,原来西夏的这一片国土足够大,需要的建设人才和商贾人才非常之多,仅仅依靠大宋不断派出的官吏完全不够,这样以来,汴京大学的学生反而成了重要的中坚力量。

    最近钟粟每去一趟汴京大学,便发现学生会减少一些,虽然觉得很是不忍,真正说起来,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徒子徒孙,虽然他们只是去了他们该去的地方,但心里多少还是有一些失落。

    王元道和贺松风已经拟定了下一阶段的招生计划,考虑到今后的具体情况,还需要继续扩大科技类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基建方面,如果收回了幽云十六州,这方面的人才缺口会更大。

    除此之外,矿藏勘探、金属冶炼、商贾贸易、交通运输同样非常重要。

    汴京大学成立之初,便有一种不务正业的嫌疑,但后来也在不断地改观,甚至逐渐压过了五大书院,这次大规模派往西北各处,汴京大学的神奇之处再次显现。

    虽然还是有不少人依然认为学而优则仕才是读书要走的正途,但其他行业也被大量的人认可。

    毕竟读书人中能够考取到功名,然后能够走上仕途的人只是极少数,科举不成著书立说是一个选择,但实在太穷了,并不适合家中毫无物质基础的人。

    所以与其吃糠烟草指望着留下身后之名,还不是干一点更实际的事情。

    自己的光辉思想能不能影响到后代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还不如脚踏实地。

    就像最近一段时间热炒的会州矿藏,按照《汴京头条》说的,现在已经发现了很多处,除了最初发现的金属矿,还发现了煤炭矿,而且是上好的无烟煤。

    其实,会州金属矿的情况朝廷已经不敢太高调了,最简单的一个原因便是开采难度不大,除了主要的铜矿外,金银的产量不断刷新着大宋人的认知。

    虽然派驻的兵马一再增加,但为了金银,完全会有人铤而走险,所以产出越多,朝廷越是不敢披露,蒙头发大财才是王道。

    除了这些,经过反复的烧制实验,最原始的水泥终于出现了,这种混合沙子石子然后加水凝固成石头一样的东西一经出现,便大大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

    以往的时候,建筑材料这种东西仅限于宫廷和商用,所谓民用的建筑材料基本就是原始的木头石头之类,木头石头不是不好,主要是加工和运输的成本都很高,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