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五百里大骚扰(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五百里大骚扰(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大宋的军事行动就算做足了保密工作,但还是无法避免被西夏侦知。

    大规模的行动往往伴随着各种各样人口物资移动,不管做得多么隐秘,往往也会传出来一星半点儿的线索,所以从辎重运输开始,便已经有人盯上了。

    虽然对外的说法是正常的粮草补给,但就算这种正常操作也会被例行上报给西夏高层。

    随着兰州生产建设兵团训练场强大的噪音和光化学污染开始,西夏已经基本确定,大宋恐怕要有行动了。

    只是到底行动的时间会在什么时候,他们没有探查都一丝的线索。

    种师道可是大行家,怎么也不至于让他们猜到这些。

    军士们的确需要熟悉这些新式武器的操作,他也要借机麻痹西夏人。

    果然,在这样的训练进行了十来八天后,西夏内部便有了不同的声音。

    有些人觉得,这就是正常训练,兰州府已经好久没有大规模动兵了,再过一些时间,便要入冬了,这时候一旦展开攻击,对谁都没有什么好处。

    种师道对西夏人的脾气摸得非常清楚,完全保密是不可能的,虚虚实实才是行军打仗的王道。

    等到军士们熟悉的新式武器的操作后,生产建设兵团精心挑选的五千人马已经分批出发了。

    带着这样六千人去稍稍有些冒险,但种师道却清楚,这样突袭行动,人数越多越麻烦,行军速度也会慢下来。

    为了以防万一,接应的两万人也要在十五天之后开始悄悄深入。

    战场之上形势瞬息万变,自己带领的这六千人可不是去送死的,他的目标就是西夏范围的铁山,出发之前他已经进行了反复的推演。

    如何迅速敌法,如何吸引西夏铁鹞子军,如何撤退都进行了周密的部署。

    至于两万人的接应队伍,最基本的任务是确保六千人回来的时候能够抵御铁鹞子军的疯狂打击,如果有机会,还要伺机对西夏军造成一定的损失。

    种师道对这次朝廷没有指手画脚非常满意,他终于可以自作主张痛痛快快地打一场了。

    当然,他很清楚,这些都是钟粟给他争取到的。

    种师道也没想干什么大事,毕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取得足够的铁石。

    六千大军出发后不久,便沿着东北方向而行,也就走了一天的路程,种师道大军的行踪便被西夏人侦知。

    只是,种师道到底想要干什么,西夏人却有些摸不清楚。

    如果说要直捣兴庆府,西夏人觉得这种可能性实在太小了,虽然不知道种师道具体带来多少兵马,但每个十万二十万大军就像搞定兴庆府,西夏人还是有把握守住的。

    最让西夏人捉摸不定的是,种师道采取的是一种毫无规律的打法,对有些城池只是随便打两下,然后迅速撤走,有时候又会集中兵力一阵猛攻。

    本来对种师道的战略意图就不清楚,这样一种漫无目的的打法,更是让西夏人不明所以然。

    很快便有人提出,种师道这么做,是不是在掩饰什么,可到底在掩饰什么,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啊。

    如果说有,那便是云中一带的马匪好像也趁机活动了起来,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大宋历来对盗匪马贼深恶痛绝,如果说种师道这么做是为了和马匪互相配合,西夏人宁愿人人将头割下来当夜壶。

    可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西夏人最终还是决定,让西寿保泰军司派人去看看,毕竟此处在宋夏汴京,贸然派大军去剿灭,万一宋军在玩什么阴谋,那就不好办了。

    再说,这里距离兴庆府还有点远,但如果铁骑奔袭,也不会太慢。

    种师道行军,他们只是靠着斥候不断侦查,到底有没有分兵,后援在什么地方,西夏仍然是一头雾水。

    可没等到西寿保泰军司靠近,种师道的人却又莫名失去了踪迹。

    这样一来,西夏人顿时紧张起来。

    不但西寿保泰军司有了动作,就连静塞军司也有些坐不住了。

    到了这个时候,种师道也有些着急了,这么玩下去,迟早会玩脱的,弄不好就真要被消灭在西夏境内。

    他已经成功地吸引了西寿保泰军司和静塞军司,如果继续折腾,非把这两处驻军给激怒。

    等到种师道过了黄河九渡的时候,踪迹再次暴露。

    西夏方面更加奇怪了,如果继续往北,那可是茫茫大漠,找死也不是这么个玩法。

    种师道算算时间,也觉得差不多了,连续几日急行军,越过了零波山。

    此时距离静塞军司已经很远,他们才懒得理睬,倒是一直高度警惕的西寿保泰军司有些坐不住了,便开始尾随,他们的想法是,或者将种师道继续逼迫向北,如果直接逼进了沙漠,那边可以不战而胜。

    如果种师道不愿向北,那便在宋夏汴京展开决战。

    根据种师道超强的机动能力判断,一定是一轻骑兵为主,西寿保泰军司觉得简直就是送人头的。

    可就在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