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密码本(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密码本(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即将入冬之时用兵西北,老臣本来是要反对的,但用兵之事老臣只能说是一知半解,既然钟侯爷和枢密院已有决断,老臣只能全力准备一切所需,不过还是希望枢密院详细庙算、旗开得胜。”

    曾布果然不负赵佶所望,将背锅大任轻轻往钟粟等人身上压了压,赵佶很满意,心情自然大好。

    赵佶倒不是非要让他们背锅,御史台这一关打死都躲不过,如果没有一个交代,一定会很麻烦的。

    大宋对风闻言事极其重视,御史台更是稍稍抓住一点把柄,便能掀起一场海啸,赵佶这也是被逼的。

    当然,如果大获全胜,这一切便都不是问题,怕就怕的是有个万一。

    “曾相,‘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又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战略已经明了,接下来的一切,便要看种将军如何发挥了,我们要有信心。

    曾相之所以有所顾虑,其实是大宋从未做过如此之事,大家也有些不习惯,今后要经略西北,这样的事可能还要做很多。

    真正的大宋,不能总是只知守御不知攻伐,此话虽说有些不中听,但绝非钟某一时的义愤之词。”

    钟粟真的很头疼,大宋贵族阶层安逸得太久了,早已没有了任何狼性,或许可以接着这一次行动,将血液中残存的那点火星子引燃。

    如果放在几年前,显然是没有任何希望的,但现在钟粟多少有一些信心,就算不能引燃,只要不至于引来铺天盖地的反对浪潮,那边已经是最大的胜利。

    接下来的具体庙算,钟粟是插不上手的,谁知道古代行军打仗具体是怎么个操作,钟粟才不会去瞎掺和。

    为了让这次的军事行动成功实施,一切准备工作是秘密进行。

    至于“没良心炮”、决胜战车、抛石机、燃烧弹之类战具的运输,所有的车帘都以幔子遮盖,对外的说法只是为边军输送粮草。

    大军要过冬,消耗自然会大一些,这本来就是正常操作,倒是不至于引起太大的动静。

    只是当这些战具来到兰州府的时候,种师道彻底被镇住了。

    为了让这些战具发挥最大的作用,随行的五千军士名曰禁军,实际上是从河内郡军校中的天子之兵后备军中精选出来的,他们对这些战具的使用非常得心应手,这次全都要混编到种师道的兰州生产建设兵团之中。

    等到这次的军事行动结束,兰州生产建设兵团便也掌握了新型战具的使用,这五千天子之兵便会留下一小部分,其他全部再次撤回,顺手接管部分汴京防务。

    除了这些泛着金属光泽的火器外,五千眼中泛着冷冽光芒的军士,更是让种师道信心大增。

    皇城司自有一套传递信息的大宋密语,里面说清楚了大宋高层对这次行动的军事部署,只是让种师道意外的是,里面只是说请了主要的任务,至于具体如何进军,如何策应,具体的路线规划,居然让他便宜行事。

    这样的行动命令让种师道有些意外,大宋朝廷一向对军士行动部署极其精细,虽然做足的功课,但同样大大限制的带兵将军的机动能力。

    战场之上,形势风云突变,一个锦囊走天下是不存在的,只能出现在演义小说中,更多地还是要靠将领在丰富作战经验基础上的临时决断。

    可大宋朝廷生怕边军因此而失控,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让边地将领无所适从,对战事造成很大的麻烦。

    这次作战命令,显然将很多权利下放给了种师道,种师道在诧异之际,还有一些不习惯。

    可他转念一下便明白了,这必定有钟粟的功劳。

    从种家军出现以来,虽然也打过不少像样的仗,但总是在带着镣铐打仗,非常的不爽。

    在小心地征询了这次朝廷派来的监军后,种师道更加确信,钟粟这次要他痛痛快快地打一场。

    而那个叫做洪十八的监军,丝毫没有对军士指挥指手画脚的意思,来到后除了象征性地观摩了一番兰州生产建设兵团的情况后,便一直躲在营帐中,都不知道他在做些什么。

    种师道也曾小心地探视了一次,却看见他居然在捧着一卷书在仔细研读,桌案之上还放着不少纸张,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不少鬼画符一样的东西。

    种师道的祖上是文官,所以他可不是那种只会打仗的粗汉,他的老师可是大名鼎鼎的思想家、哲学家横渠先生张载,和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

    有一句很出名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便是张载说出来的。

    所以种师道如果不去打仗,或许也能成为一代大儒。

    可他不明白的是,这样一个鸟监军,而且还是不带把儿的家伙,为毛也如此认真地读书,到底想干什么?

    但大宋带兵将军和监军一般不会过于亲近,这也是为了互相钳制的需要,所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