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九百五十一章 大佬待遇(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九百五十一章 大佬待遇(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钟粟总算明白了,原来他们是为自己留了一片好地方。

    虽然观风谷的位置并不是汴京大学的C位,但这里的环境确实最好的。

    钟粟是个务实的人,倒是没想过在汴京大学为自己专门弄出一片独立的空间。

    毕竟马行街,他有自己的宅院。

    书院虽然经常来,但闲呆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在待遇上甚至还不如苏东坡这些人。

    如果要论财力,他当然没有任何问题,哪怕给自己建独栋别墅,别人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只是如此而为,就偏离了钟粟奇正无比的三观。

    观风谷为钟粟保留的只是,之前其实没有人想过。

    只不过到了书院的第三次大规模扩建,王元道和松风这些人自然想到了。

    在他们看来,钟粟可不仅仅是山长这么简单,他还是大宋的侯爷。

    这个侯爷还不是普通的侯爷,地位比某些存在感差的王爷要牛很多,比如说目前年龄比赵佶还小的蔡王赵似。

    当然,钟粟也明白,蔡王赵似之所以不显山露水,很可能是心中有顾虑。

    至于童贯这个郡王,却被钟粟给早早终结了。

    至于其他一些小虾米侯爵伯爵之类,大多都在过着置办田产,大肆搜刮钱财的事情,根本抖不起来一丝威风,这其实也是朝廷乐见其成的。

    这样一来,钟粟这个侯爷就显得极为难能可贵了。

    因为这样的原因,王元道这些人想给钟粟搞特殊,便丝毫不足为奇了。

    “咳咳,我看这就不必了吧,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何必一定要在观风谷特立独行?”

    钟粟一高兴,《小窗幽记》里面的句子冒了出来。

    王元道眼前一亮,他打定了注意,就冲着随口就能说出这么好的句子,那也得劝钟粟特殊一回。

    其实除了王元道,还有一个人方武,也默默将这句话记住了。

    自己身为学生会主席,有协管书院的职责。

    这样一句话,太适合讲给那些不喜欢读书的同窗了。

    随着书院规模的扩大,那些家里有两个钱的富二代也多了起来,常常对书院的条件挑肥拣瘦。

    虽然这样的人寥寥无几,但却对书院多少有一些影响。

    “山长,听老夫一句劝,我等知道你不拘小节。

    但你也要明白,我汴京书院很快便能和五大书院平起平坐,你大概还不知道其他书院的情状。”

    王元道的话虽然说得不是很明白,但大家都懂得。

    这个时代,如果能够站在学问的金字塔上,那是极其荣耀的,就算是朝廷,也会极其尊重。

    钟粟更多地时候,只是说出一些只言片语,但却句句震古烁今。

    就像当初去嵩阳书院装逼,硬是厚着脸皮剽窃了程颐的《四箴诗》。

    就因为这个,程颐一激动,直接将《四箴诗》勒石后矗立于嵩阳书院的大门口。

    虽然钟粟之后并没有在意,但这《四箴诗》却很快传遍了大宋的学术界,几乎形成了学术界的一场小型地震。

    在此之后的太学演讲之类,钟粟也屡屡发表了一些新奇的论点。

    尤其是他将南宋朱熹的观点稍稍阐发了一些之后,让不少学术界大佬几乎惊掉了下巴。

    毕竟朱熹的理论源流,自然是继承了北宋学术界的认识,同时又有很大的创新,所以才会显的非常可贵。

    钟粟现在不在意这些,但别人却早已对他开始关注。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才有了后来五大书院都愿意派先生和学生来汴京大学交流。

    钟粟不在意,但王元道、贺松风这些抬轿子的人深受大宋固有思想的熏陶,自然知道自己的使命。

    有了这些客观因素,王元道和贺松风这些人才产生了为钟粟搞特殊的想法。

    其实,在观风谷搞一处独立空间,一点儿也不过分,反而会成为一种学术的象征存在。

    王元道的话已经充分暗示,其他书院的山长如何如何地摆谱,钟粟你既然是山长,而且还是其中很厉害的那种,自然该摆的谱一定要摆,否则会被天下英雄耻笑的。

    现在钟粟这么一想,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

    五大书院中,他唯一去过的就是嵩阳书院。

    程颐当时办公的场所,那叫一个气派。

    由此也可以推知,其他书院的大佬待遇也大差不差。

    其实在这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多书院的山长主要以挂职为主,主要搞行政工作,比如说拉赞助之类的。

    可钟粟就有些不一样的,他是山长,同时本来就是出资方,也是书院的独资股东,他还同时在学术上有半把刷子。

    这样的一个人,当然要想国宝一样保护起来,他用来读书的地方,自然要足够优美安静。

    就算是假装,那也很有必要。

    “山长,此事其实没什么可犹豫的,我们几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