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九百一十九章 这个可以有(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九百一十九章 这个可以有(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chapter();

    汴京大学上半年的开学时间,钟粟确定为二月十五到二月底。

    之所以确定了半个月的开学报到时间,主要还是因为大宋的学制相对还是比较宽松。

    其实这也就是个参考实际,就像当初常伯海几个人,他们可是元夕刚结束就找到了钟粟。

    这五人虽然算不上良才美质,但也在中人之上。

    最重要的一点,因为对付钟粟的事情,五个人已经在汴京扬名立万,起码圈里的人都知道。

    对于钟粟来说,如果他们愿意来汴京大学,自然再好不过。

    如果这几个人真的是不稳定因素,放在其他地方钟粟更不放心。

    现在收罗到汴京大学,自然处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样可以趁机树立一个标杆。

    对自己反对如此激烈的学子,自己都愿意不计前嫌收归麾下,岂不是表明了钟粟本人的广阔胸襟?

    事实上,钟粟也在等待最近的开学招生工作。

    汴京大学山长室。

    “钟大哥,各学院的学子总人数现有一千四百六十七人,时间已经到了,但还有学子前来问询。”

    贺松风说出了最新的统计结果。

    “什么,快一千五了?”

    这个结果,钟粟的确没想到,这也是他穿越以来很少的一次意外情况。

    当时他们大概掌握过,汴京大学目前的容量,撑死了一千五百人。

    真因为如此,才有了后来的扩建计划。

    可大宋的建筑水平,速度实在有点慢了。

    前几次的扩建,其实都是小动作,最长的一次不到两个月。

    可这次是大动干戈,按照工部和理工学院的估计,能在上半年完工,已经算是最快速度了。

    这个数字直接让钟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拒绝学子进校可不好啊,可现在真没办法了。

    “入学考试是严格执行的吗?”

    汴京大学的影响力难道真的达到了秒天秒地秒空气的地步,不至于吧?

    虽然觉得王元道、贺松风不至于因为单纯追求学生数量,松动入学考试的要求,可现实情况让他很迷。

    贺松风一脸苦笑道:“为了控制学生数量,现在都另外还要加试一场。

    可进校越是麻烦,来报名考试的人反而越多了。”

    钟粟缓缓坐下,到底是怎么了,流量报表了啊。

    “松风,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为何现在挤破头来我汴京大学?”

    “钟大哥,我对入学的学生也问过。

    总得来说,其实是两个原因,一是五大书院的学生和先生涌入了不少,大家不约而同跟着就来了。

    而是常伯海说的,他们几个人知道汴京大学一直在扩大招生,便发动了不少同窗好友。

    另外还有一些是从《汴京头条》上看到了招生广告来的。

    今年来的学子,除了五大书院的主要是冲着苏老和李大家的名声而去,其余的学子,居然有不少报了理工学院、医学院这些。”

    听到这里,钟粟觉得有点难以置信,貌似简单了点儿啊。

    大宋的学子就这么好忽悠,在大宋搞理工之类好像也不难啊。

    时至今日,好像没有谁跳出来激烈反对自己,就算有一些说法,也很快被更大的事情对冲掉了。

    当然,学生越多,也就意味着风险越大,玩过火了谁都无法预料,会发生什么事情。

    好吧,看来还是得确定一个上限。

    其实下一个上限已经看得见了,等到这次的扩建完工,汴京大学就可以容纳三千学子。

    对,就这个数字,吉利。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那汴京大学也就定这个数字吧,太大了还真没有那么容易管理。

    本来钟粟的目标是稷下学宫,但稷下学宫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历史上的记载还是少了些,钟粟记得也没那么清楚。

    不过,稷下学宫的理念还是非常好的,虽然以道家思想为主导,但毫不排斥其他学派。

    正因为这个原因,才出现了华夏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这样的思潮其实一直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华夏思想的走向,知道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正式作为官方之学开始成为了华夏古代史的主旋律。

    到了后来,稷下学宫只是活在很多人的梦里。

    可平心而论,儒家弟子固然众多,孔子虽然门下有七十二贤良,但有几人深刻影响到了后世。

    反倒是历史记载很少的稷下学宫,倒是涌现出了海量猛人。

    可后来的华夏历史上,却一味推崇儒家学说,而且路子显然越走越窄。

    孔子提倡的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本来是非常丰富的,可是越到后来,偏废也越来越严重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