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八百八十三章 师傅是吃货(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八百八十三章 师傅是吃货(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chapter();

    得服从樊楼的安排,这里不存在耍大牌的情况。

    芸娘是琵琶演奏高手,李师师当红头牌,两人虽然没见过面,但却都听说过对方的名头。

    两人简单一番交流,李师师便在芸娘的安排下进入了排练环节。

    李师师现在没有的第一件事,就是来百日醉参与排练,然后才是樊楼的应酬。

    这样对于康大官人来说,虽然会有一些损失,但确实值得的。

    他总算借机得到了红油香辣火锅的代理权,虽然只是代理权,而不是获得了秘诀。

    但康大官人其实已经满足了,他至少钟粟是最重视信誉的,一旦答应供应,那就是长期合作。

    康大官人其实也有自己的一个小九九,虽然自己的大厨研究了好久,始终不能完全搞清红油香辣火锅的制作工艺,但他觉得这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既然钟粟愿意长期供应火锅底料,那他就有足够的时间继续研究。

    或许有朝一日,康大官人同样会掌握火锅的秘诀。

    至于李师师,虽然极为难得,但再怎么样,在康大官人的眼里,无非就是一个女子。

    等到人老珠黄,还会有新人接替,那时候还会有张师师、王师师、赵师师的。

    再说,李师师是樊楼的头牌不假,但还有不少的姑娘,不见得人人都说是来找头牌的。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康大官人并不担心什么。

    康大官人现在是满心得意,无非就是让李师师耽搁一些时间,但却帮自己解决了大问题。

    从此以后,钟粟的红油香辣火锅,自己就是唯一的代理商。

    可想了想之后,康大官人又感到一丝落寞。

    同样都是开酒楼的,钟粟这家伙,各种美食层出不穷,可自己这边的大厨,拿手的菜系,做来做去就那几种。

    想要在目前的情况下,推陈出新搞出一些新花样,还是很有难度的。

    两下一对比,实在让人郁闷,难道这就是自家的大厨和别人家的大厨的区别?

    也不对啊,钟粟是大厨吗?他不是书院山长吗?

    好像也不对,他不但是书院山长,还会炼铜,还会当官。

    这人到底是怎么回事,拿起一样会一样,这他妈还是人吗?

    要说他有个了不起的师傅,可这样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师傅,怎么就偏偏被他给碰上了?

    对了,这家伙说过,他失忆了。

    真失忆了吗,不对吧。

    或许这就是一个借口,对就是借口。

    康大官人突然觉得,自己的智商果然还在线上。

    他越加确定,钟粟的师傅一定还在周围,只是行事作风非常隐秘,没有那么容易找到。

    这么想虽然也有合理之处,但同样破绽无数。

    毕竟听钟粟所谓残存的记忆,自己师傅可是德高望重。

    既然如此,那就有一个问题。

    钟粟这位德高望重的师傅,除了做学问之外,难道还喜欢庖厨之道?

    这就有点奇怪了,康大官人即使身在商贾中,也明白“君子不近庖厨”的道理。

    这钟粟的师傅如果真是德高望重,那就不应该如此喜好庖厨之事了,难道他的师傅是吃货?

    钟粟没说出多少线索,所以康大官人即使想破了脑袋,也无济于事。

    康大官人觉得,自己现在越来越看不透钟粟了。

    既然如此,弄不清楚就弄不清楚。

    康大官人下定了决心,以往小打小闹的钟粟,现在已经大不相同。

    以往的事情姑且不说,就这一年来,都不知道捞了多少钱,又是搞商业街,又是办书院。

    那怕到了年底,仍然不消停。

    这不,又瞄上李师师了,要借李师师的名头,继续炒作商业街。

    换做以往,康大官人才不会支持,还要设法使绊子。

    可自从美食节的事情过后,他看了个一清二楚。

    钟粟这家伙就是那种天生的人精,他想插一脚的事情,没有人能够拦住。

    商贾界中,康大官人见过的人多了,不服不行,钟粟正是那种让他不得不服的人。

    好在这小子还算讲规矩,很多事情都可以去谈。

    他甚至觉得幸运,好在当初没有和钟粟鱼死网破,如果真那么做了,结果就很难说了。

    值得庆幸的是,钟粟关注的东西很多,并没有一心一意地扑在商贾一道方面,否则真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竞争对手。

    康大官人在总结得失,钟粟同样在权衡利弊。

    红油香辣火锅的秘诀,终究会传出去的,汴京的大厨又不是傻子,就算不断试错,也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可是一旦为樊楼定量供应,一定会大大削弱他们破解秘诀的决心。

    钟粟想起了后世,华夏因为过于依赖芯片,本国并没有花大力气去搞,到后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