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八百一十五章 拿定了主意(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八百一十五章 拿定了主意(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chapter();

    钟粟觉得足足等待了十分钟的时间,李格非才弱弱地说话了。

    “钟侯,女子进入书院当先生,此事亘古未有,只怕多有不便吧?”

    李格非想不明白,钟粟为何会有如此大的脑洞,居然想让女儿李清照去书院当先生。

    原来他千辛万苦打听到自己的女儿,就是为了今天。

    女儿李清照的才华他自己是心中有数,如果放在汴京大学教授诗词这些,还真是不在话下。

    可如此为之,总觉得很是不妥。

    “李老兄,就算是亘古未有之事,我大宋就不能有吗?

    长公主都能在东华门外开胭脂水粉店,何况只是书院教授课程。

    两者相比,女先生似乎不是什么大事吧?

    至于是否会有所不便,我可以在此保证。

    清照姑娘如果愿意来的话,可以让小厮侍女陪同。

    另外,我还可以为清照姑娘配备一辆马车,书院还有独立的房间可供清照姑娘使用。

    当然,我已经说过了,清照姑娘还可以先去书院看看情况。

    如果觉得实在不满意的话,那我也不会勉强的。”

    钟粟的态度极为诚恳,显然已经是半个戏精了。

    这样一来,也算是高规格硬件配置了,嘴上说不勉强,其实无论如何要办成这件事情。

    事实上,钟粟已经开始了准备工作。

    汴京大学独立的小院也有几个,这是专门给院士级别的人准备的。

    苏东坡和王元道各分到了一个,但李清照显然是特殊人才,又是女性,自然要特殊照顾。

    虽然有利用的因素在里面,但这种事情,不用一些手段自然是不行的。

    刘备三顾茅庐站在茅庐外等待诸葛亮睡醒,难道没有作秀的意思吗?

    李清照这样的大才,尤其是还没有名霸汴京的时候,正是出手的最好时机。

    钟粟已经把话说到这里,李格非一时之间也有些委决不下。

    “钟侯,要不这样吧,我先回家考虑考虑。”

    这就是李格非的回话。

    “不急不急,李老兄慢慢考虑,当然,如果决定不下来的话,倒是欢迎几位来我书院看看。”

    钟粟的话说得很委婉,但里面的殷切期望谁都能够听得出来。

    李格非现在还是有些疑虑,主要是因为面临的情况实在有些超出了他的想象。

    自己的女儿去汴京大学当先生,这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从蕤园出来之后,他觉得这件事情还是有些莫名其妙,便和几个清客师爷商量了一番。

    几个人也拿不定主意,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

    女子进入书院,这是头一遭的事情,貌似可以从皇帝那里得到一丝线索。

    赵佶如果说没问题的话,那这件事情似乎就没有问题了。

    礼部员外郎想见赵佶还是有点小难度的,费了一番周折,终于争取到一个机会。

    当然,开场就说这件事情,他还是有点张不开嘴。

    想想之后便说了一番汴京诗会之后的社会反响之类的,赵佶对这个还真有点兴趣,仔细听完了李格非的话。

    本来这次诗会的第三轮因为李迥的缘故出了些岔子,但最后还是完美化解。

    汴京人还是很开明的,对赵佶的做法都表示了强烈的支持。

    李清照的大名也开始在诗词圈子里小范围地传播,毕竟加上钟粟爆出来的《如梦令》,李清照也只有两首词作出现在世人面前,当然不会造成太大的风浪。

    不过,这两首词,尤其是第二首《如梦令》,很快让不少文人震惊不已。

    北宋时期,婉约词才是词作的主流,老苏《念奴娇大江东去》的光芒还没有上升到最高点。

    柳永已经故去,李清照这首词已出现,有人甚至觉得,火候和水准似乎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除了李清照的词作,赵明诚、李纲等人的作品也在小范围内传播。

    总的来说,此次诗会虽有波折,但还是进行得非常成功。

    赵佶获得消息的途径自然不是李格非这一出,但他还是愿意多听听,兼听则明嘛。

    说完了这些事情,李格非本来就应该告退了,但赵佶显然看出了他的犹豫。

    至于他在犹豫什么,钟粟之前已经悄悄告诉了他,怎么应对,钟粟也已经告诉他了。

    “李卿家,朕看你似乎还有话要说,你是不是多心了,李迥的事情就这样了,朕不会反悔更不是继续追究。

    作为长辈,你还是要严加管束的,不然就乱了。

    朕也就是让他闭门思过而已,又没有革除他太学生的身份,别放在心上了。”

    赵佶担心被李格非看出端倪来,便故意乱扯。

    “官家,下臣的确有一事委决不下,想请官家拿个主意。”

    “让我来拿主意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