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七百二十七章 当皇帝是个技术活(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七百二十七章 当皇帝是个技术活(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chapter();

    钟粟正要告退,又被赵佶叫住了。

    钟粟觉得真是郁闷,赵佶这货是在缺乏当皇帝的经验。

    现在把自己抓住胡乱请教,可自己更没当皇帝的经验,最多也就多知道一些。

    在钟粟跟前,赵佶倒是一点儿也不谦虚,想到的问题随口就来,一点儿也不觉得丢人,不,应该说是丢皇。

    当皇帝这种事情,可不是能装过去的。

    这可是一项专业技术很强的职业,当皇帝完全是个技术活。

    如果有一些天赋的话,效果会好很多。

    成熟的封建王朝培养皇帝**人,几乎都是从小就开始了。

    从读哪些书到怎么走路,甚至吃饭时该怎么操作,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等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逐渐参与一些政务的处理,差不多算是实习。

    有些**人明明成绩优异,但由于前任黄帝获得岁数太大,往往迟迟不能就业。

    可这个岗位最大的问题是只有一个,根本不存在有第二个的可能。

    当然,好处更大,一经上岗,除非遭遇不可抗力,否则几乎都是终生制。

    在任职期间,理论上具备无限大的权利,受到一定牵制,但很小。

    就在钟粟觉得赵佶的问题问得差不多的时候,赵佶又弱弱地说出了一句话。

    “太后那里你是怎么看的,我听说之前还召见过你,有这回事吧?”

    赵佶这家伙什么意思,怎么突然问起了这个,这话不会是试探吧?

    应该不是,赵佶才登基,完全是个小萌新,也许想到了什么,但还不至于试探自己。

    钟粟随即做出了判断,赵佶应该对向太后的情况了解一些。

    这其实还是个好事,如果一无所知,一上台就一顿胡乱操作,那会非常被动的。

    都知道了解对手的情况,赵佶应该还是稍稍补了点课。

    “官家既然问起这个,下臣倒是也可以说说。

    据我所知,太后似乎倾向于元祐党人一派,官家可要心里有数。

    据我猜测,太后还会认命一些元祐大臣,官家也要有所准备。”

    钟粟不能说得太明白,“事出反常必有妖”,他可不想让赵佶这么看他。

    赵佶是喜欢道家,但他可没兴趣客串赵佶的国师之类的。

    偶尔神棍一把就完全可以了,不然恐怕会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赵佶刚刚登基,而自己之前才加封侯爵,太高调了容易被人盯上。

    “钟卿可有良策应对,我意绍述先帝庙策。”

    钟粟果然亲耳听到了赵佶的话,他果然准备大刀阔斧地改革。

    可历史上,他一开始就被向太后压制。

    虽然后来熬死了向太后,但蔡京等几个大奸大恶登上了政治舞台,很快就把他带到了沟里。

    后来便在享乐主义的大道上狂奔不止,最终的结果是北宋的灭亡。

    “官家,下臣建议,绍述之策不宜操之过急,官家不必着急。

    从现在开始,官家不妨暗暗培植自己的势力。

    等到来年,也许就可以大展宏图了。”

    钟粟自然是觉得,想着要和向太后硬碰硬实在不值得,还会落得个不孝的恶名。

    这个道理赵佶一听就明白,但他还是有些不甘心。

    看到赵佶还面有忧色,钟粟也来了兴趣。

    “官家要行绍述庙策是为了什么,能说说吗?”

    “自然是为了充盈我大宋府库,那样即使有大灾之年,照样无虞。”

    果然是为了钱,为了钱好啊,总比历史上记载的那样,只知道享乐要好很多。

    话题又回到了之前的思路上。

    “官家,你看下臣的商贾之道如何?”

    钟粟这么一问,赵佶来了兴趣。

    他之前身为王爷之尊,自然不存在衣食财货之忧。

    可这才刚刚成为大宋第一人,便立刻发现,大宋现在的开销极大。

    说国库空虚倒也不至于,但显然有走下坡路的趋势。

    他才真正意识到,之前的王安石变法还是有其中的道理。

    钟粟现在说到这个,倒是让他有点意外。

    “你小子还用得着说,靠着行商,养活着三家书院。

    从认识你到现在,就没将你缺过钱。

    问这个什么意思,难道是让我也和你一样去行商?”

    赵佶一脸诧异。

    “当然不是,不过我这商贾之道,却是可以推及大宋。

    元祐人不是说青苗法盘剥百姓吗,那就让他们看看。

    今年我负责在汴京书院的千亩学田中培养种子,官家应该知道,就是那几样高产作物。

    等到来年,有了足够多是种子,我大宋土地上,到处都有高产作物。

    天下子民一开始肯定信不过我们,但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