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六百六十五章 酸辣金蛋丝(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六百六十五章 酸辣金蛋丝(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chapter();

    随着洪六的的高喊,赵煦已经猜到了一些。

    果然,一大磁盘的马铃薯出现在了赵煦的面前。

    钟粟刚送来的时候,马铃薯是装在麻袋之中,但洪六觉得这样显然不够郑重其事。

    他让人找到了两个大磁盘,然后一个个摆了个整齐,上面还覆盖了一层绸布。

    “这小子果然丰收了啊。”

    看着这些新培育出的种子,赵煦的脸上浮出了微笑。

    果然没有让他失望,自己那些地没有白白承诺。

    至于洪六大呼小叫说的“祥瑞”,他选择了自动忽略。

    大宋能人无数,出现了所谓的“祥瑞”,那也是应有之意。

    这可是大事情,蔡京之前已经向他禀报过情况,预估了大概的收成。

    现在来看,虽然没有准确的统计,但这不算太大的问题,钟粟的话没必要怀疑。

    可接下来应该怎么样赏赐钟粟呢,这好像还成了个问题。

    弱冠之年,已经高居四品官员,如果继续提高品级,别说其他人了,就算是钟粟本人,也会觉得夸张了。

    除了加官进爵这样的赏赐,另外就只能赏赐金银了。

    古代好多朝代都有赏金的说法,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镜子,而是铜。

    这就比较麻烦了,钟粟本来就是炼铜的,他根本就不缺铜,甚至赵煦用的铜器皿,有一部分都是出自钟粟。

    难道赵煦要拿着钟粟送给他的铜,用来赏赐钟粟吗,这不是搞笑吗?

    除了这些,好像也没有什么可以赏赐的了。

    也罢,反正钟粟又不缺什么,等到想到了再说。

    至于这些已经显得有些滚圆的马铃薯,赵煦已经敏锐地意识到。

    从此以后,大宋的大地上就要多出这样一种农作物,大宋的子民从此就会多出一样食物。

    哪怕是卫国守疆的前线军事,也可以多出一样调节枯燥乏味食物的东西。

    钟粟可是暗示性地说过,这马铃薯一旦加工好了,还会有很多种吃法的。

    可惜钟粟这家伙说得很隐晦,不知道是不是担心自己将他封为御厨,从此过山爬锅爬灶的生活。

    虽然目前收获的是种子,但总可以吃掉一小部分。

    赵煦这些日子也稍稍恢复了一些,他已经开始打主意,是不是有必要哄哄钟粟,让他透露一下马铃薯的加工方法。

    他现在还真有点不敢过分逼迫,钟粟现在可是大宋的大功臣,还是都不知道该怎么赏赐的那种。

    在赵煦的期盼中,钟粟还是出手了。

    钟粟才不会计较这些,赵煦这家伙还能活几天都是问题,何必计较太多。

    至于加官进爵,拜将封侯,赏金赐铜,那都是一般人的想法,钟粟还真没那么在意。

    而且那些真正说起来,有时候更像是祸害。

    钟粟一下子就想到了一个故事,《西汉演义》中记载,刘邦承诺有“三不杀韩信”。

    一是天不杀韩信,二是君不杀韩信,三是铁不杀韩信。

    钟粟但是看到后就像笑,这是说不杀韩信吗?这明明就是说必杀韩信好吧。

    如果真不先杀,那就干脆说不杀得了,有必要说这么多吗?

    虽然这个说法属于野史性质的,但还是很有启发性。

    自己只是为大宋做些贡献,可不是为了在大宋争名夺利的。

    可这话还偏偏不能说,还得装出一副追逐君恩的样子。

    还是那处后园的水边。

    现在应该说水边都不太确切了。

    就算是皇家园林的水域,照样结结实实冻了一层冰。

    赵煦的身体也撑不住,洪六自然把他安置到了一处避风半开放的连廊中。

    皇帝想要任性,谁也拦不住。

    在钟粟的指挥之下,几个御厨像小学生一样,在钟粟的吩咐之下忙来忙去。

    自从有了钟粟上次当场做鱼的吃法,赵煦喜欢商量这种享受食物加工的过程。

    至于“君子不近庖厨”之类的鸟说法,赵煦采取了选择性遗忘。

    “几位要注意了,这个葱丝一定要切的足够匀称。

    生姜这次为了美观,也要切丝,这样也便于入味。

    花椒一定要用没有碾碎的,提前得过水,但也不能过度浸泡。

    大蒜要切开后,要放一小会儿,营养又美味……”

    钟粟一个个的要求下去,几位御厨诚惶诚恐地在一旁搭建的操作台上加工着手头的石材和调料。

    以往最多也就黄门侍郎会留意他们做些什么,也会按照皇帝和御医的意思,提出一些要求。

    可这并不算什么,他们习惯了。

    今天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赵煦居然亲自看着他们加工。

    最荒唐的是,他们对这种滚圆的食物没有丝毫的了解,过一会儿到底要怎么做,万一弄不好赵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