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六百二十三章 火器实验(二)(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六百二十三章 火器实验(二)(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chapter();

    火器实验还在进行中,柴统领和葛统领的脸色不断变换。

    他们是大宋的带御器械,大宋原有的火器他们不是没有见识过,但威力却小了不少。

    他们基本上不存在上正面战场的情况,但必要的时候,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突袭能力,深入敌后或者侧翼来一番刺杀行动之类的。

    就算不能够三军夺帅,但解决若干个高级将官还是有可能的。

    运气逆天的时候,一个斩首行动,就有可能提前结束一场战斗。

    可这些火器出现之后,他们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

    两人越是往下看,越是觉得存在感直线下降。

    他们甚至生出了一丝悲哀,自己不会是要被淘汰吧。

    “两位统领在想什么呢?”

    钟粟冷不防问了一句。

    “没,没什么,钟山长真是神乎其技,我宋军有了这些火器,定能在沙场大胜而归。”

    柴统领讪讪地回答道,葛统领脸上也挂着一丝尴尬的笑容。

    他们总觉得,自己的想法似乎已经被钟粟给看穿了。

    “我给两位也准备了礼物,想看看吧。”

    钟粟说着,兵工学院的几名墨家弟子送过来两只类似竹筒的东西。

    两位统领一脸不解,这是什么东西,好像从来没见过。

    可左看右看,都比不上手中的短刀。

    突火枪。

    这本来是南宋才发明的武器,钟粟提前一百多年让它诞生了。

    其实突火枪在南宋发明时还是很鸡肋的,据后世考证,有效杀伤距离其实也就二十米左右。

    另外就是装药也很是麻烦,所以实战效果一般,主要还是震慑作用。

    但目前来看,这已经算是能够制造出的单兵作战热武器了。

    钟粟对着墨家弟子点了点头,他们开始熟练地装药。

    “这——”

    葛统领有点惊讶,这竹筒好像是中空的,里面似乎还别有洞天。

    “这是给两位准备的,叫突火枪,只不过还有很多问题,今天先试试看,我以后还会继续改进。”

    钟粟也不多做解释,无非就是个试验品,怎么改进,还得想想办法。

    很快,装药结束,墨家弟子固定好了突火枪。

    前方不到二十米的地方放置了一块木板,随着点火后的一声爆响,突火枪前段喷出一段火焰,紧接着就听见木板被击中的声音。

    柴统领和葛统领快速上前,来到了木板跟前。

    只见半寸多厚的一块木板,好多地方被打得坑坑洼洼。

    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露出惊讶的神情。

    “感觉怎么样?”

    钟粟问道。

    “此物如果用于战场,对敌之时突然击发,杀敌效果甚好啊。”

    柴统领说话的语气充满了兴奋。

    “马马虎虎吧,木板都没能击穿,而且这才是几十步而已。”

    钟粟是真的不太满意,但柴统领和葛统领却不这样想。

    就凭着这个威慑力,能杀伤多少敌人不好说,但却一定能够让敌人心惊胆战。

    古代两军对战,士气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若果说一场战役,先用八牛弩来个一通火药弹和燃烧弹轰击,然后再对剩余的敌人进行一波这种突火枪,敌人恐怕会彻底失去斗志。

    可钟粟居然说马马虎虎,这都叫马马虎虎,那什么又叫认认真真。

    还改进什么,这都已经非常不多了。

    这时候,窦统领也来到跟前,仔细研究了一番突火枪。

    “如果能射得更远一些,那就好了。”

    钟粟暗暗吃惊,窦统领是上过正面战场的人,果然一下子就看到了突火枪的缺点。

    “的确如此,所以我接下来准备将竹筒换成铁质的。

    当然,这两架突火枪暂时交给两位统领,先熟悉一下操作。

    等铁质的出来了,再给你们配发。”

    柴统领和葛统领面露喜色,虽然觉得突火枪的体积稍微大了些,但的确很厉害,值得琢磨一番。

    半天时间很快过去了,最新研发的武器都展示了一遍。

    钟粟大概总结了一番,其实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材料工艺赶不上,另一个是设计思路还是有问题。

    这两个原因导致火器的威力小了很多,射程也不够远。

    按照大宋目前的生产力,想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非常困难。

    但钟粟却有他的优势,材料工业上,他已经能够大量炼制铜,还能开发出了百炼铁。

    有了这两样,火器还能继续向前发展一步的。

    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大宋重文轻武轻理工的观念还是比较严重的。

    所以对这些火器的研究,从上而下总认为属于不务正业的行为。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