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六百一十五章 七大学院(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六百一十五章 七大学院(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chapter();

    看着赵煦虚弱的身体,钟粟很快便想到了张林。赵煦和张林现在的情况多少有点相似,张林当时是因为生病变得虚弱,赵煦本来身体就不好,加上干起坏事不加节制,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看当时的张林有黄神医出手,他不但病好了,身体也逐渐恢复了。

    只是不知道用在赵煦身上,会不会有所缓解。

    这件事情也算是风险和际遇并存,如果自己推荐张林进宫给赵煦诊病,还是很有希望的。

    不过这里的问题在于,这场诊疗如果没有效果,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甚至有点画蛇添足。

    可如果能够暂时让赵煦有所恢复,张林的医术必定会名动汴京。

    这个事情有两个关键之处,太医意外的人想要进入宫中为赵煦诊病,恐怕也很有难度。

    还有一点就是,张林得自己愿意。

    为帝王诊病,不是那么好玩的事情,风险还不小。

    钟粟陪着赵煦说了一会儿话,赵煦明显已经困了,钟粟不再逗留。

    刚走出勤政殿,钟粟立刻冻得全身哆嗦,便匆匆从东华门出宫,然后上了自己温暖的马车。

    天气已经彻底放晴,大街上已有有人在清扫积雪,孩童们则在嬉戏打闹。

    钟粟一口气赶到了汴京大学。

    钟粟就是煤炭和火炉供应商,自然不缺少这些。

    此时汴京大学只要是有人活动的屋子,纷纷都装上了火炉。

    各类学术讨论和研究照常进行,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之前的一番大兴土木,汴京大学已经建好了足够多的房舍,别说现在要成立医学院和农学院,就算再成立几个学院,房舍都完全足够。

    钟粟本来还想留着张林在蕤园住上一段时间,可张林自从知道钟粟要成立医学院,不知道是因为兴奋过度还是敬业的缘故,立刻就搬到了汴京大学。

    在张林的努力之下,医学院虽然还没成立,但两大间药房已经布置起来。

    有了理工学院的协助,几个巨大无比的药柜药厨也迅速加工完成。

    虽然不少柜子还是空的,但张林已经在努力充实。

    凭着一人之力建起医学院还是很难的,张林虽然医术有成,加上汴京大学没有任何医学底蕴,所以还是面临许多困难。

    不过张林也不灰心,他还是在尽力想办法。

    钟粟走进来,看见张林在分拣药材,淡淡一笑。

    “张林,是不是觉得医学院起步很困难,后悔吗?

    想当初在罗浮书院办医学院,黄神医已经声名鹊起,自然很快就招收到了不少弟子。

    说起来你还是后来来到医学院的,一开始只是为了治病,没想到后来反而是最早学成的。”

    钟粟一番感叹。

    “是啊,我算是捡回了一条命,可现在这局面,难是难了些……”

    张林说到这里摇了摇头。

    “眼下倒是有个绝好的机会,不过风险也很大,究竟怎么做,你自己决定。

    当然,你如果不愿意的话也无所谓,以后又不是没有机会。”

    钟粟虽然算是间接救了张林,但他不愿意强人所难。

    “只要有机会,我就愿意,钟大哥你说说,究竟是什么事情。”

    “想都不想就决定了?”

    “医者父母心,这有什么好考虑的。”

    张林一脸的坚毅。

    钟粟便把赵煦病重的事情告诉了张林,也谈了自己的看法。

    “这种情况师傅以前也遇到过,按钟大哥的说法,官家这是伤到了根本,想要治愈,恐怕没什么希望,但如果用药得当,倒是可以缓解。

    当然,究竟是怎么个情况,还得诊治之后才知道的。

    钟大哥,这的确是个绝好的机会,我想去试试。”

    “你想好了?”

    张林点了点头表示回答。

    “也好,我改天进宫一趟,你就在学院等消息。”

    钟粟说完,又去了兵工学院。

    在陈旉的照顾之下,三处温室的农作物长势非常好。

    虽然陈旉并不认识,但他很快就对这几种作物的习性有所了解。

    再加上温室种植,生长呈现明显的加速趋势。

    钟粟预计,也许在赵煦挂掉之前,还有机会看一眼自己找到的种子。

    陈旉对当前的现状无比满意,庞甲长也配合得力,所以他的身边已经出现了将近二十个学生。

    而且现在佃户区域附近的好些人,都以能够当陈旉的学生为荣。

    虽然说农学院的学生要求不算高,暂时不识字都可以,但如果对农作物的种植经验太少,说什么都不要。

    目前来看,就这二十个学生,已经是极限了。

    陈旉除了照顾这三处温室作物,还对汴京大学的几百亩学田的土质特点进行了一番研究。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