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五百九十一章 世间再无澄心堂(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五百九十一章 世间再无澄心堂(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李员外的决定还是让钟粟很是意外。

    在他看来,前朝遗老遗少好说话的还真不多,不是靠着三言两语就能忽悠到的。

    但这李员外还真是个特例,什么祖宗遗训之类的,他根本就没怎么放在心上,最多也就有点小小的心里负担。

    钟粟连诈带骗,他居然很快就做出决定。

    想想也没什么奇怪的,李员外在李家岔憋了这么久的大招,如果直到老死也放不出来,恐怕死都死不痛快。

    接下来,李员外对家里交代了一番,便要跟着钟粟去闯荡汴京了。

    他已经想好了,先去汴京,等到一切安顿好了,再考虑是不是要把家眷接回汴京。

    “李玮啊,你挺能装的,认识你也好几年了,我居然一点儿都没看出来,你还有皇室血统的。”

    钟粟看到李员外已经放下了包袱,忍不住打趣道。

    “小子,你记住了,我还真不是李玮,更没有什么皇室血统。”

    李员外一脸正色地警告道。

    “还装,你就放心吧,我不会告诉任何人的。”

    钟粟才不相信他的话。

    “我放心,但也不能瞎说。李玮是我兄长,你还没来的时候已经故去了,不信你可以问问李家岔的人。”

    李员外紧接着又告诉了他们家族的一些事情。

    原来李员外是兄弟二人,他们其实也算不上是真正的李氏皇族血脉。

    不过他们兄弟掌握着澄心堂宣纸的制作工艺倒是事实。

    所谓的澄心堂造纸工艺,并不是某一家的独创。

    其实在南唐五代徽州不少地方,小规模的造纸坊有不少,也是当地的一大特色。

    李员外家族就是开造纸坊的,后来南唐后主李煜看上了徽州的宣纸制造工艺。

    这个艺术皇帝便开始花大力气将各家的工艺取长补短,最后终于攻破了技术壁垒,制造出了一种质地极其优良的宣纸。

    李员外的家族也被征召入宫,参与了澄心堂宣纸的研发制造工作。

    后来,李煜非常珍视这种新研发出来的宣纸,干脆建一堂藏之,堂号取名“澄心”。

    自此以后,澄心堂宣纸就变成了宣纸顶级工艺的代表,当然也打造了一个不朽的百年品牌。

    现在看来,李员外是不是姓李还真难说,也许就是李煜为了表彰他们家族的功绩,赐姓李的。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的,已经一百多年过去了,谁在在意这个。

    南唐灭亡后,赵宋得到天下,除了收编李煜搜罗来的美女财宝,同时也收归了南唐辛苦积攒下的大量澄心堂宣纸。

    可惜的是,澄心堂宣纸的制造工艺却从此失传了。

    其实也不算失传,只是皇室瓦解,工匠也四散飘零。

    当时赵宋缴获的澄心堂宣纸,是南唐宫中的库存货。

    可以说是原装货,自然在原材料、制作工艺等方面非常讲究。

    但徽州原有的造纸坊,几乎都是小型加工厂,自然达不到宫廷制造的水准。

    这样一来,最完善的澄心堂宣纸制造工艺就算是随着南唐一起消失了。

    现在看来,就算是李员外能够再次制出复刻版的澄心堂宣纸,那也只能算是一种高仿品。

    钟粟听完后也觉得遗憾,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华夏历史千万载,精良的工艺失传的太多了。

    “那你们兄弟俩……”

    钟粟没有八卦的想法,当还是忍不住问道。

    “这个说说也无妨。”

    原来李员外兄弟俩的祖辈在南唐灭亡之时逃离南唐朝廷,最后来到了李家岔。

    当时中原一带情况比较混乱,家族迁居也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

    李家落户李家岔后,又陆陆续续来了一些住户。

    不过由于李家最先来,所以这里便叫成了李家岔。

    钟粟自此算是彻底明白了,原来李玮家族其实就是异地搬迁户。

    当时大概是为了躲避赵宋的清查,也有可能还有别的原因,总之到了李家岔后,便定居至今。

    至于两兄弟,李玮作为兄长,行事大胆了许多,李员外反而比较谨慎。

    两兄弟甚至因为澄心堂宣纸的工艺传承闹过好多次。

    最后,李玮故去,李员外这些年摇摆不定。

    大概是内心郁结,行事作风也变得有些奇怪。

    对于赵宋,他其实也没什么想法,但特殊的家庭背景,让他始终不敢将澄心堂宣纸的工艺广为流传。

    其实如果没有钟粟的出现,澄心堂宣纸的高仿工艺恐怕也会失传。

    “世间再无澄心堂。”

    李员外讲完了这些,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澄心堂是没了,但只要有你李员外,还不是一样吗?”

    钟粟也跟着说道。

    说清楚了这一切,两人先是赶往登封。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